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信鸽品系繁育:解锁信鸽育种新密码

信鸽品系繁育:解锁信鸽育种新密码

  • 更新日期:2025-05-19 08:44:53
  • 查看次数:

在当今中国,信鸽运动正蓬勃发展,其规模与层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信鸽会员数量已突破35万,每年订购的信鸽统一足环更是多达上千万枚。各个省市自治区都建有专业的种赛鸽棚或信鸽俱乐部,信鸽运动的普及程度可见一斑。然而,由于信鸽每年的淘汰率较高,如何繁育种用信鸽成为了广大信鸽爱好者关注的焦点。随着信鸽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品系繁育作为一种独特的育种手段,正逐渐受到众多信鸽爱好者的青睐。

品系繁育,优势尽显

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许多有识之士发现,品系相较于品种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培育轻松,投入降低

培育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期间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培育一个新品系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投入也较少,这使得品系繁育成为了一种更为高效的育种方式。

提纯便捷,优质高产

品系比品种更容易提纯,通过品系繁育,能够更轻松地获得数量较多的高品质种鸽,为信鸽的繁殖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质突出,测定精准

品系的同质性更大,这使得综合力测定更加准确。通过对品系的综合力测定,可以更好地了解信鸽的性能和特点,为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品系繁育的三大作用

加速品种改良

品系繁育能够增强优秀个体的影响力,使分散在个体中的优良性状迅速集中,转变为群体共有的特点,从而快速增加鸽群中优秀个体的数量。一个品种通常需要改良多个性状,如果同时选择过多性状,选择差会缩小,选择效应会下降,改良速度也会减慢。而将各个性状作为不同品系的特点进行选育,每个品系只重点选育少数性状,这些性状就更容易得到提高。然后有计划地进行系间杂交,就能在更高水平上结合这些优良性状,形成兼备多个优良性状的新品系。通过不断地分化和综合,品种的品质将得到全面提升。信鸽爱好者只需挑选自己喜欢的品系,注意克服配对缺点,不损害鸽子的体形,就能获得理想的结果。

促成新品种育成

在信鸽杂交育种过程中,当通过杂交获得一定数量和理想的杂种后,可以采用品系繁育的方法,使各个优良性状的基因分别纯合,形成若干各具特点的品系。然后有计划地进行系间杂交,建立品种的整体结构,初步形成品种的雏形,之后再通过该品种选育新品种。

选育杂交亲本

通过品系繁育,可以建立若干性能及特点突出、表形一致、基因纯合型的品系。当专门的父本品系与稳定的母本品系杂交时,就能表现出稳定而强大的杂交优势,培育出体形一致的系间杂种。

把握品系繁育的五个时机

改良现有品种

在多数鸽友认可及行家鉴定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居住条件和经济能力制定总体规划,确定选育目标。充分利用地理和血统上隔离形成的不同类群,开展品系繁育工作,使本地品种的许多优良性状同时得到提高。这样不仅能缩短选育时间,还能完善本地品种的结构。

纯繁引入品种

引入品种不仅用于生产,更重要的是用于改良亲本,育成杂交亲本。由于引入品种使用时间较长,我们不仅要保种,还要注重选育工作。针对引入品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选育措施,品系繁育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品系繁育,要实现保持原有优良性状、改进某些缺点、系间交流种鸽防止过度近交以及综合不同品系优点建立更高级综合品系的目标。

提高新育品种

新育成的品种数量不足、结构简单、稳定性差,且有退化的风险。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品系繁育工作,健全品种结构,提高品种品质。有目的地使各品系的优势个体相结合,既能提升品种品质,又能巩固品种结构。

杂交育种阶段

在杂交育种的第二阶段,即横向杂交固定阶段,为了更有效地固定优良性状,稳定其遗传特性,应注重建立品系。对于符合建系条件的,更要加大建系力度,这不仅能发挥和扩大群体中优良的遗传性能,还能为品种的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

使用杂交时机

首先采用近交培育法,建立高度纯合的品系。然后通过综合力测定,选择配合力较强的品系进行专门杂交,有望获得较高的杂交优势。

品系繁育的三种方法

单系培育法

首先要选出或培育出系祖,最好是一只归巢能力强、飞翔能力高超的雄鸽,然后选择同类型的雌性个体进行同质选配。一般情况下,最初一二代应尽量避免近交,到第三代再开始围绕系祖进行中亲交配。通过选配,将系祖的优良品质转化为群体共有的稳定特性,并严格淘汰品质不佳的个体。用这种方法建成的品系称为单系。在选择雌雄鸽时,两者都很重要。在调养好双方身体后,待万物复苏时进行相似配,选择外形和性能相似的雌雄鸽,包括翔距级别、分速等。这样可以增加亲代与后代以及后代全同胞间的相似性,提高后代基因纯合的概率,巩固和加强优良性状。

近交培育法

首先组建基础群,基础群内雌鸽比雄鸽多几羽为宜。雌雄鸽不仅要有亲缘关系,而且要外形优秀、品质同质。基础群内雌雄鸽应进行较高程度的近交,使基因迅速纯合。在最初四五代中,可任其自由分化,待分化出明显不同的纯合系时,再按选育目标进行选择,即可得到高度纯合的近交系。需要注意的是,优良信鸽不一定都是好的杂交亲本,在选用信鸽杂交亲本时,要在鸽子本身性状表现优良的基础上,考虑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以及其优良性状的遗传传递力。用当地条件适应性较强的信鸽亲本作母本较为合适。

群体雏代逸选法

首先根据育种要求建立基础群,基础群中的个体性状变异要小,亲缘程度要远,并要有适当的体形比例。基础群建立后,应进行封锁隔离,至少四至六代不能引入任何外来种鸽。群内采用随机交配,使优秀性状迅速集中,并注重雏代种鸽的选择。经过几代的系统选育,可形成集中多系祖特点的品系,称为群系。

合理利用品系,创造效益

建立品系并非品系繁育的最终目的,建立若干个品系后,还需要有计划地合理利用。品系的利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形成更高级的品系,通过两个或更多更好的品系进行杂交,将它们的优点综合汇集,形成新的综合品系,以后再让合成品系杂交,还可建立新的更好的合成品系;二是获取杂交优势,通过在各品系间进行配合力测定,选出配合力较强的品系,进行品种内的品系杂交、品种间的品系杂交以及近交系之间的杂交和专门化品系的杂交,培育出符合自己需求的信鸽。

俗话说:“种好一半谷。”养鸽也是如此,拥有好的品系、品种,就能事半功倍。对于信鸽爱好者来说,培育一个品种可能困难重重,但培育一个优良的品系却是可行的。一旦育出独特的品系,就能创造出越来越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