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赛鸽游棚难题:成因、影响与应对之策

赛鸽游棚难题:成因、影响与应对之策

  • 更新日期:2025-05-20 14:41:54
  • 查看次数:

临近学期末,学校工作繁忙,而我又肩负着毕业班的教学重任,实在分身乏术。在这样的忙碌中,我对鸽舍的管理难免有所疏忽。没想到,这一疏忽竟让我遭遇了赛鸽游棚的难题。几羽幼鸽先后游棚,其中一羽彻底丢失,另一羽在外漂泊了3天才回来。看着空荡荡的鸽舍,我满心都是对辛苦育出的幼鸽的心疼。

赛鸽游棚,尤其是刚出棚至三月龄的幼鸽游棚,是许多鸽友都会遇到的问题。在我多年的养鸽经历中,总结出了幼鸽游棚的几个常见原因。

外界环境的干扰是导致幼鸽游棚的重要因素之一。幼鸽生性敏感,外界的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让它们受到惊吓。比如突然的巨响、陌生动物的闯入等,都可能使幼鸽在慌乱中飞出游棚。家飞时遭遇鹞鹰追捕也是常见情况。鹞鹰是赛鸽的天敌,当幼鸽在天空中遇到鹞鹰时,为了逃生,它们往往会慌不择路,最终迷失方向,游棚到其他地方。

幼鸽自身恋巢性不好也是游棚的关键原因。有些幼鸽可能天生对鸽舍的留恋程度较低,飞出鸽舍后就难以找到回家的路。此外,鸽舍的环境也会影响幼鸽的恋巢性。如果鸽舍过于拥挤,饲养密度过大,幼鸽经常受到成鸽的攻击,它们就会对鸽舍产生恐惧和厌恶,从而失去留恋之心,选择游棚。

对于游棚回来的鸽子,很多鸽友(包括我自己)出于对其血统的考虑,会选择留下饲养并让它们参加比赛。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大多数游棚鸽在比赛中表现不佳,一放就丢的情况屡见不鲜。只有少数游棚鸽能在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总体来说,游棚鸽在比赛中的表现很难让人满意。

回顾我棚里有游棚经历的鸽子,翻开记录可以发现,游棚的鸽子几乎都来自同一血脉。有些鸽子回来没几天就再次游棚,有些在训放过程中就丢失了,即使参加比赛也从未入赏。这让我不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在我看来,无论幼鸽是因为什么原因游棚,本质上都是恋巢性不好的表现。一羽没有良好恋巢性的赛鸽,在平时家飞时就会表现得进棚不积极,甚至会在自己鸽舍外面过夜。这样的鸽子,即便没有游棚经历,在今后的比赛中也很难有出色的表现。正所谓“三岁看到老”,爱游棚的鸽子很难成为优秀的赛鸽。

赛鸽游棚对今后的比赛究竟有多大影响,这是一个值得广大鸽友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此,我真诚地希望能与各位鸽友交流经验,共同寻找解决赛鸽游棚问题的有效方法,让我们的赛鸽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