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老龄雌鸽高辈近亲回血繁殖:一场成功的保种实践

老龄雌鸽高辈近亲回血繁殖:一场成功的保种实践

  • 更新日期:2025-05-17 08:54:39
  • 查看次数:

在1985年,鸽会初立之时,我从常州引进了一羽深雨点、黄眼的雌鸽。这羽1983年出生的雌鸽,在1984年的宝鸡 - 常州1215公里赛事中,荣获宝鸡市第四名、江苏省第25名的佳绩。自它来到我的鸽棚,便开启了一段辉煌的育种传奇,为我棚繁育出一系列成绩显著且稳定的子孙后代,堪称我棚德高望重的“老祖宗”。可惜的是,它在2003年离世,在我棚度过了18个春秋,直至如今,它仍是商丘鸽界已知年龄最大的老雌鸽。今日,我将这段育种经历整理成文,以供广大鸽友参考。

为了保持这一优秀血统的纯系化,延续其稳定的优异特性,1993年,我毅然决定采取高辈近亲回血繁殖的保种措施。当时,这羽老雌鸽已达十岁高龄,在三个月内共产下三窝六枚蛋。虽有两枚蛋因保姆鸽与侵巢鸽打架而不幸破碎,但其余四枚蛋孵化出的小雏都顺利成活。从外观上看,这四只幼鸽与亲鸽极为相似,体质、素质良好,生长发育和家飞训练均正常,未出现退化或异常现象。此次回血繁殖,我采用的是十年老雌与它的千公里冠军儿子交配的方式,这无疑是亲交中的极端形式,属于急剧的近亲交配,后代极易出现畸形、体型过小、体质孱弱、成活率低等退化现象。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我采取了以下一系列补救措施。

确保老雌鸽身体健康是成功的保障

老龄种鸽,尤其是老雌鸽,随着年龄增长,生理机能衰退,体质变弱,食欲减退,常出现营养不良和缺钙的情况。这会导致肌肉萎缩、龙骨变形、耻骨松弛、羽毛干枯、眼砂色素变浅等问题。而且,很多老龄种鸽被长期关在死棚,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根本无法进行交配产子。为了让这羽老雌鸽发挥最后的育种价值,我将它单独饲养在种鸽隔离棚内八个月以上,每天早晚让它出舍家飞,以增强体质。在饮食方面,除了提供玉米、小麦、高粱等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微量元素保健砂外,我还增加了高糖、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以及维生素、营养补品和助消化药物。此外,每1 - 2天还会给它喂食青菜叶。我坚持每天观察检查它的身体状况,尽可能满足它的需求,延缓其衰老,使其身体处于最佳繁殖状态。

夏季是回血产子的最佳季节

经过深思熟虑和多年经验总结,我选择在夏季让老雌鸽进行交配产子。北方的冬、春、秋三季气候变化无常,老雌鸽体质较弱,身体调节机能衰退,难以适应这种恶劣气候,会影响正常的产蛋和育雏。而四月上旬至七月中旬,即清明过后到大暑之前,气候相对稳定,是老雌鸽产蛋育雏的黄金时期。于是,我将隔离八个月以上的十年老雌与它的“千首王”儿子(因是首届千公里冠军而得名)进行配对繁殖。

保姆鸽是成功的坚强后盾

挑选合适的保姆鸽至关重要,这是老雌鸽回血产子成功的关键环节。我选择了体型较大、呕性好且有育雏经验的成年鸽作为保姆鸽。具体做法是,挑选两三对与雏鸽有血缘关系的赛鸽,在雏鸽出生四天后承担育雏工作。前四天则由老雌鸽和它的“丈夫”(千首王儿子)负责。四天后,将保姆鸽的小雏鸽拿掉,换上回血的小雏,直至小雏满月。

宽敞明亮的鸽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鸽舍是鸽子生活和繁殖的重要场所,宽敞明亮的鸽舍对鸽子的健康和繁殖至关重要。良好的血统和优秀的内在素质固然是先决条件,但优越的后天条件同样不可或缺,其中包括卫生条件。这羽十年老雌鸽正是凭借着优越的鸽舍环境,成功实现了回血产子。

保护好种蛋是成功的重要手段

老雌鸽产下的蛋,蛋皮较薄,需要精心呵护。我将每一枚种蛋都视为珍宝,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我挑选四只年轻鸽产下的个头较大的新鲜蛋,用力摇动后做好标记,分别放在与老雌鸽产蛋时间接近的保姆鸽巢盘内(石膏蛋较小,起不到保护作用),将种蛋放在两窝假蛋中间,防止鸽体直接压在种蛋上。然后,将保姆鸽产下的蛋转给老雌鸽两枚进行孵化,在破壳前一天,换回一枚种蛋给老雌鸽,将两枚保姆蛋还给保姆鸽。待两枚种蛋都出壳后,每天晚上轮换一次小雏,连续交换4 - 5天后,将小雏彻底交给保姆鸽喂养。

通过以上天时、地利和人为的综合努力,我成功实现了十年老雌鸽的回血产子。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在赛鸽育种过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去实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就能克服重重困难,延续优秀赛鸽的血脉,为鸽界培育出更多优秀的赛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