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给异地种鸽一点时间,收获意外之喜

给异地种鸽一点时间,收获意外之喜

  • 更新日期:2025-10-12 19:41:33
  • 查看次数:

赛鸽养殖领域,不少鸽友引入异地种鸽时,总是迫不及待想在赛场上见证其实力,仿佛唯有获奖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但我的一次亲身经历,却让我深刻体会到:异地种鸽如同异乡游子,需历经一段适应当地气候与环境的历程,方能绽放出令人惊艳的光芒。

昨日午后,一则来自四川鸽友的捷报如春风拂面,令我心生欢喜——去年我支持他的那对种鸽所出的子代,在今年秋季特比环赛事中斩获佳绩。兴奋之余,往昔一年多来与他共同经历的那些挣扎、失落与欢欣,如电影般在我脑海中一一放映。

故事始于前年深秋。彼时,经由内蒙古一位大哥牵线搭桥,我与四川的这位鸽友得以相识。在他的恳切劝说下,去年春天,我精心挑选了两羽幼鸽送往四川,只为给这位新伙伴点燃一丝希望之光。当我听闻他对四川地理环境的详尽介绍后,心中不免泛起阵阵疑虑。我所生活的平原地带,无崇山峻岭阻隔,天敌稀少,雾气亦轻;而四川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不知我们平原养育的鸽子能否在此展翅高飞?这一问题宛如巨石压心,沉甸甸的。

故而在选择配对种鸽时,我摒弃了追求极致速度的想法,转而侧重稳定性。第一组搭配的是理奇与凡龙。理奇素有“会爬山的詹森”美誉,这只雄鸽系2010年环号下的理奇近亲回血鸽;与之匹配的凡龙雌鸽则是2007年环号,本是扬州三和公棚的迟归鸽,排名第500多位,机缘巧合于2010年入驻我的鸽舍。经向原鸽主打听得知,其同系鸽子曾在2007年公棚赛摘得桂冠。该品系擅长应对中距离700公里的比赛,此次配对主要出于育种考量。第二组则是银影多重回血的组合,雄鸽由马克罗森配银影回血雌孕育而成,是我鸽舍2010年秋大赛淘汰下来的精英,与之配对的雌鸽同样是银影多重回血,多重近亲血统加持,旨在稳定发挥,期望能在四川减少失鸽情况(一位北方资深鸽友曾叮嘱,为新鸽友配对应首重稳定)。

然而,去年秋天的比赛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我和内蒙古大哥送去的鸽子表现平平,一度让我们陷入失望与沮丧之中。好在它们都平安归来。面对新鸽友的焦虑,我宽慰道:“就像刚拿到枪的士兵,尚不熟悉武器性能,怎能奢望百发百中?当下之计,是让这些异地种鸽先适应四川的水土,按既定配对方案培育后代,静观子代表现。”

转机出现在今年春天。四川鸽友启用“银影小雄”征战四百公里赛程,恰逢恶劣天气,全场1800余只参赛鸽仅3只在当日归巢,而他的所有赛鸽中,唯有“银影小雄”于次日清晨顺利返巢。随后的秦岭600公里挑战赛,“银影小雄”再次孤身凯旋,成为他鸽舍唯一归巢的勇士(可惜其作育的子代秋季不幸夭折,无缘参赛)。另一边,“理奇小雌”春季与内蒙古大哥电脑系的“35号”雄鸽配对所出的后代,在今年秋季特比环比赛中崭露头角,喜获奖项,着实令人振奋。

倘若当初四川鸽友因我们的种鸽初战未捷便丧失信心,断然放弃,又怎会有今日的喜悦?由此,我想对所有初涉养鸽领域的朋友说:养鸽之道,贵在坚守,失败乃成功之母。给予异地种鸽足够的时间去适应,或许就能迎来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