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血十年不败:种鸽作育中的杂交、回血与靠血之道
- 更新日期:2025-07-22 08:00:36
- 查看次数:
鸽子要参与比赛,尤其是远程赛事,首先离不开杂交。在种性相对纯净的前提下,杂交能让鸽子获得最佳的竞技优势,这也是检验原始外来优秀种鸽使用价值的必要手段。
放路鸽,特别是超远程赛鸽,正是凭借杂交优势才能脱颖而出,因此其血统很难保持纯粹,通常一只赛鸽体内至少混合着三个品系的血统基因。过于纯净的鸽子难以取得优异赛绩,无论是李种、吴淞种,还是各类外籍鸽,皆是如此。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有些成绩出众的赛鸽,羽毛形态各异,眼砂色彩斑斓,与原种模样相去甚远,这都是杂交带来的结果。即便部分赛鸽的羽毛和眼砂看似标准,其内在遗传基因也少不了杂交优势的加持。否则,便无法解释连续三代近亲回血后,鸽子放路能力会退化的现象,毕竟在不断筛选中,品种会愈发纯净。
当种性较高的鸽子通过杂交获得优势,且其直子代在放路中表现出色时,这只鸽子往往会成为主血的 “老祖宗”。因为主人通常会给予它棚中最优质的配血,使其优良基因得以延续。
放路鸽的回血不能过度。有人说部分鸽子正是通过回血才取得赛绩,这其实是因为它们并非连续三代近亲回血,可能是杂交与回血交替进行。此外,若需要回血的鸽子本身杂血基因已接近过度,为避免其失去做种价值而进行回血,只要不过度,仍能保持良好状态,这属于正常情况。
鸽子杂交同样不可过度,否则后代不仅会失去做种价值,赛绩也会下滑。但也有过度杂交的鸽子仍能出成绩,这就需要考虑与主血匹配的外血种鸽的使用价值了。这意味着主血因后代过于杂乱而开始偏移,不过这未必是坏事。主血在必要时需要更新,才能不断刷新鸽棚的赛绩记录,只是这其中的尺度很难把握,关键在于对种性特点的认识,没见过 “老祖宗”,便难以把握其后代的做种价值。
近亲回血的鸽子,其做种价值永远无法超越那只 “老祖宗”。靠血是提升主血种性使用价值的理想方式,而前提是要认清自己 “老祖宗” 的正宗种源。有个简单的方法:宁愿找一只与 “老祖宗” 血统直系不沾边、但外貌(尤其是头型和鼻型)相近的赛绩鸽进行试验,也不要选择与主血原主人同名血统的鸽子,即便外貌相近,它们也多为近亲作出,无法达到靠血的目的。
一只主血 “老祖宗” 的出现,往往是偶然的,可遇不可求。就像胡刚先生感叹他的爱鸽 “存折”,称那是上帝赐予的。
曾有一只主血 “老祖宗”,本以为杂交是为了放路,实则靠血能做种。意外出了一只长钩嘴幼鸽,短距离放路时速度最慢,在被淘汰时,被一位行家 “看走眼” 买走,结果这位行家凭借它收获了多年的辉煌,这便是识得靠种的魅力。
很多养鸽人因对自己主血种性特点了解不足,无意靠血却成功了不知道,后代做种价值优秀也不清楚。
关于杂交、回血和靠种是否有用,只能说可以尝试。人与人不同,信则有,不信则无;尝试可能成功,不尝试则可能多走弯路。当然,也不排除有人会有无意靠血的好运。我说靠血有用,你不以为然,这正是养鸽人之间永远说不清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