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天堂杯” 赛记:一羽 “无冕王” 带来的养鸽启示
- 更新日期:2025-07-22 08:01:54
- 查看次数:
中午 13 点 19 分,我舍一羽银灰色雌鸽落棚。可惜这羽鸽子并未报名参赛,无法参与名次争夺。后来从计算机统计数据得知,当天夺冠的赛鸽在 13 点 27 分归巢报进,而我舍这羽银灰雌鸽竟比冠军鸽早到 7 - 8 分钟,当时便有鸽友戏称它为 “无冕王”。
平心而论,我为 “无冕王” 未能参赛略感惋惜,但更多的是欣慰。这件事不仅印证了其父母种鸽的遗传潜力,更让我学到了许多平日仅靠口耳相传难以获得的知识。在此试述几点,供鸽友们交流探讨。
一、好种出好苗
只有优质的种鸽才能培育出优秀的子代。这羽小银灰雌鸽身形小巧玲珑,十分秀气。由于它是父鸽 9 个月大时所生,赛前我一直抱着试飞观察的心态。秋季训放和短程赛中,它每次都跟在弟弟(另一羽银红色雄鸽)身后归巢,弟弟在短程赛中成功入围获奖,它却名落孙山。
这对父母鸽均出自名门:父鸽是中国台湾黑马鸽舍陈俊杰先生的霍夫肯詹森红雌与朱启鄂先生的谢氏詹森灰雄所生的红花雄鸽;母鸽是朱卫国先生的狄尔巴鸽三代配三代(采用詹森育种公式四)培育出的灰雌鸽。我深知这对配对所生的血统鸽非常适合在武汉地区放飞,于是将子代小银灰雌鸽及其弟弟银红雄鸽都送上了郑州 500 公里的赛场。只因弟弟此前表现更佳,便为它报名参赛,而小银灰雌鸽仅作为陪伴参与训放。
“无冕王” 的诞生,充分证明了好种鸽能培育出好苗子,同时也说明看鸽不能只看外表。银灰雌鸽的外表确实迷惑了我,父鸽年纪尚小就生下了它,它自身又长得小巧玲珑,这些都让我下意识地觉得它难以承受中程赛事。而它之前总落后于弟弟的记录,更加深了我的这种疑虑。事实上,中程赛飞得好的赛鸽,在短程赛和训放中的成绩或许并不理想,这正是中程赛鸽与短程赛鸽在表现上的差异。
二、短程赛与中程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不同赛程的赛事,对赛鸽的要求各不相同。“无冕王” 银灰雌鸽的父母都适应中程赛事,但它们的后代却呈现出不同的情况。银灰雌鸽的弟弟在短距离赛事中表现突出,在中程赛事中却平平无奇,“天堂杯” 大赛中我本对它寄予厚望,可它当天并未归巢;而当时才 7 个半月大的银灰雌鸽,却飞得如此出色,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赛事已过去数月,但我时常思索,为何同父母所生的子女表现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大概是遗传不同所致。最后我总结出:对于适合中程赛的优质种鸽所生的子代,我们应将注意力放在中程赛上。
至今,“无冕王” 银灰雌鸽归巢的场景仍深深烙印在我脑海中:落棚后没休息几秒就进了棚,喝了水便站在食槽旁等我喂食,丝毫没有疲惫之态,完全不像飞过 500 公里路程的样子,这正是它父母优秀基因的体现。
三、种鸽的年龄不能一刀切
选择种鸽的年龄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因为有些鸽种成熟较早,有些则成熟较晚,所以引种时要掌握不同种鸽的特点。比如我引进的霍夫肯詹森银雄鸽,原本打算让它 1 岁后再作种,但在迫切心情的驱使下,9 个月大时就开始让它配对,第一次配对仅生出 “无冕王” 银灰雌鸽一羽。起初我总担心父鸽年龄太小会对后代产生影响,可结果却出乎意料。这恰好说明这对配对是成功的,也表明这只种雄在 9 个月大时就已成熟。
四、远缘杂交
血统纯正的种鸽育种时,最好采用远缘杂交的方法培育赛鸽,以发挥杂交优势。我的 “无冕王” 银灰雌鸽,实际上就是父系霍夫肯詹森与母系狄尔巴杂交产生的杂合子。这两个品系的鸽子兼具距离、速度优势,且能抗恶劣气候,抗逆性极强。“无冕王” 可以说是集这些优点于一身,这样良好的遗传质量十分宝贵,也正是我所需要的。
总之,这是我赛鸽生涯中一次极为重要的经历,从中亲身感受到了赛鸽的奥秘,深刻而生动。每每回忆起来,都觉得美好,而这种感悟是平时很难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