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冠军雄鸽配另一个冠军雄鸽的女儿”育种公式的探讨
- 更新日期:2025-05-18 06:54:43
- 查看次数:
在拜读《中华信鸽》总102期第57页张正迪先生的文章“读‘由配对模式想起’一文想起的”后,我对其在养鸽事业上的执着追求和追根溯源的精神深感敬佩。我提及的“冠军雄鸽配另一个冠军雄鸽的女儿”这一育种公式,源自《赛鸽天地》总36期第68页的论述,后来才了解到是养鸽老前辈张亮能老师率先将这一国外先进经验引入中国鸽界。尽管我未曾与张亮能老师谋面,但从他的文章以及他培育出的鸽子身上,我收获颇丰。
“冠军雄鸽配另一个冠军雄鸽的女儿”这一育种公式本身并无差错,然而它与养鸽者,尤其是初养鸽者的综合素质和经验紧密相连。倘若缺乏鉴鸽的经验和能力,又如何能筛选出雌鸽等方面的优势呢?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父系与母系育种的抉择
以父系为主进行育种,也就是仅引进雌鸽来改良本品种和品系,这一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因引进雄鸽后管理不善,导致其与本系(父系)中的多羽雌鸽无序交配,且缺乏系统记录和筛选,进而造成育种失败的情况。以父系为主育种可以规避这些不必要的麻烦,当然这也与遗传学中的显性和隐性特征相关。
不过,以母系为主开展育种工作同样有可能取得成功,但需要在管理等方面做到位。在实际养鸽过程中会发现,有些鸽子育出的雄鸽飞行能力出色,而育出的雌鸽作为种鸽的价值高于放飞;也有一些鸽子情况恰恰相反。所以,养鸽者应依据自身现有的条件来决定是以父系还是母系作为主系进行育种。
二、育种公式参数选择的差异
“冠军雄鸽配另一个冠军雄鸽的女儿”这一育种公式中,冠军雄鸽、另一个冠军雄鸽、女儿的母亲以及另一个冠军雄鸽的女儿这四个参数的选择会因养鸽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正因如此,即便运用同一公式培育出的后代也会“龙生九子,各不相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遗传学的奥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原刊物排版时漏掉了一个“映”字。
三、不同出生时段鸽子的表现差异
4 - 5月份出生的鸽子,在秋季比赛中出成绩、获奖的几率往往比前几个月出生的鸽子要高。雌鸽成熟快固然是其中一个因素,但雄鸽在这个时段出生也表现得十分出色。这是因为春天天气逐渐变暖,万物复苏,植物开始发芽,动物体内的雌、雄激素分泌旺盛,空气中的负离子增多,各种疾病也逐步减少,这样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鸽子生长。在这个时期作育出的后代品质较高,发育良好,身体健壮,羽毛丰满。而且在秋季比赛时,它们的主羽等全身羽毛更换得最为彻底。
相比之下,1 - 3月出生的鸽子,其主羽、覆羽的更换情况不如4 - 5月出生的鸽子,体质和个体遗传方面也往往处于劣势。鸽子的正常体温是42℃,适宜的气候才是它们的“春天”,俗话说“七活,八不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4 - 5月出生的雄鸽出类拔萃的几率也不低。
四、饲养信鸽应摒弃“重男轻女”观念
在饲养信鸽的过程中,绝不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关键在于养鸽者手中鸽子个体的“质与量”,而个体的挑选又涉及到养鸽人所掌握的经验、标准和筛选方法。在养鸽过程中,遗传与变异、进化与退化是同时存在的,养鸽人普遍是在经历大量的失败后才走向成功,从而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乐趣。如果仅仅机械地运用配对模式就能取得成功,那么如今中国养鸽的人数或许就不会达到三十几万之多了。
总之,养鸽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学问,我们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灵活运用育种公式,才能在养鸽事业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