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死棚种鸽开家防丢失实战指南:掌握 3 大核心,重金种鸽不迷路

死棚种鸽开家防丢失实战指南:掌握 3 大核心,重金种鸽不迷路

  • 更新日期:2025-11-23 19:32:12
  • 查看次数:
养鸽人都清楚,家飞种鸽的体质、状态乃至遗传稳定性,都远胜长期关养的死棚种鸽。不少重金引进的优质种鸽,一旦关进死棚,体质会快速下滑,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眼砂变淡 —— 即便饮食、健康等其他方面均正常,只要恢复家飞一段时间,状态便能明显回升。这足以说明,鸽子需要充足的活动空间与日照,才能维持最佳状态。
对于没有条件搭建高大晒棚的鸽友而言,给死棚种鸽开家是最优解,但 “怕鸽子一去不回” 的顾虑,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其实只要找对方法、选准时机,死棚种鸽开家的成功率能大幅提升。以下是我多年实操总结的经验,供各位鸽友参考。

一、关养适应:给鸽子足够时间建立 “新家归属感”

死棚种鸽开家的核心前提,是让它彻底认可当前鸽舍为 “自己的家”。我通常会将新引进的种鸽关养 3-4 个月以上,关养时间越长,开家风险越低。这段时间的核心作用有两点:
  1. 熟悉环境 + 淡化旧巢记忆:让鸽子在封闭环境中充分熟悉鸽舍的气味、布局,以及周边的环境特征,同时逐渐淡化对原家的记忆;
  2. 营造安稳氛围:保持鸽舍安静,避免天敌(如鹰隼、猫)靠近惊扰,减少鸽子的应激反应。此外,鸽子的性格也很关键 —— 性格沉稳、不急躁的鸽子,更容易适应新环境,开家成功率更高;而性格暴躁、频繁撞笼的鸽子,需要更长时间的关养安抚。

二、时机选择:配对育雏期是开家黄金窗口

死棚种鸽开家的最佳时机,是在配对后育雏(幼鸽即将独立)或孵蛋阶段。此时鸽子的恋巢性会达到顶峰,心里牵挂着巢中的蛋或幼鸽,即便飞出也会急于归巢,能最大程度避免飞失。
在正式开家前,还需做好铺垫:平时可经常将鸽子放入起降台的幼鸽晾笼中,让它在安全范围内熟悉周边环境(如附近的建筑、树木、地标),减少开家后因环境陌生而迷失的可能。

三、实操技巧:风筝线辅助 + 单只开家,稳妥可控

做好前期准备后,便可启动开家实操,核心是 “控风险、强观察”,具体步骤如下:
  1. 选对时间与天气:优先选择晴朗无风的傍晚(喂食前),此时光线适宜、鸽子觅食欲望强,且不易远距离飞行;避免在清晨、大风、暴雨等天气开家,这类天气下鸽子易受惊或迷失方向。
  2. 风筝线辅助防飞失:找一条长度适中的风筝线,穿过鸽子的脚环并轻轻打结(注意预留一定活动空间,避免勒伤脚环或腿部),线长控制在 “鸽子能在起降台及周边小幅活动,但无法远距离起飞” 的范围。
  3. 全程看护 + 观察反应:将系好线的鸽子放到起降台上,全程在旁看护,防止鸽子被线缠绕吊伤,或被其他动物惊扰。此时重点观察鸽子的反应:
    • 若鸽子一出笼就急于起飞、挣扎着想远飞,说明它对新巢的归属感仍不足,不适合立即开家,需继续关养一段时间再尝试;
    • 若鸽子仅在起降台上踱步、梳理羽毛,甚至表现出想进笼的急切感,说明它已认可这个家,牵挂巢中的蛋或幼鸽,是安全信号。
  4. 逐步放开,单只推进:不要急于解开风筝线,可多重复几次上述流程(每次间隔 1-2 天),观察鸽子每次的反应均稳定后,再解开风筝线让其自由活动。此外,开家时建议每次只放一只,便于单独掌控,避免多只同时放飞导致混乱失控。

四、成功案例分享

我曾有一只性格并不温顺、警惕性极高的种雌,关养 4 个月后,选择在它育雏(幼鸽即将独立)的傍晚开家。按照上述方法,系线观察 3 次后,鸽子每次都在起降台徘徊,急于进笼照顾幼鸽,解开线后仅在周边低空盘旋片刻便顺利归巢。后续家飞状态稳定,其直子在 2010 年春 620KM 常规赛中斩获第 8 名(当日天气晴朗),充分证明开家成功并未影响其竞翔遗传能力。
以上便是我关于死棚种鸽开家的实操经验,养鸽无定法,不同鸽舍环境、鸽种性格可能需要灵活调整。若文中有不妥之处,欢迎各位鸽友批评指正,也期待大家分享更多开家技巧,共同提升养鸽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