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育雏:打造强健赛鸽的六大黄金法则
- 更新日期:2025-09-23 14:44:27
- 查看次数:
健康的幼鸽是未来赛鸽辉煌成就的基石,唯有幼鸽体魄强健,方能铸就赛场上的卓越表现!因此,精心作育健康幼鸽至关重要。在育雏的关键阶段,除却常规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预防外,还需紧扣以下细节要点。
一、巧用保姆鸽,传承优质基因
受限于优秀种鸽的数量,不少鸽友为把握育雏黄金期,会选择启用保姆鸽。正所谓“喂奶三分似”,为保障幼鸽的行为习性、后天智慧不偏离正轨,所选保姆鸽应源自优秀种鸽的后代或含其血脉。每年可特意挑选几羽携带舍内优秀血统的迟归鸽留作保姆鸽,以此延续优良基因。
二、重视鸽初乳,筑牢免疫防线
种鸽产蛋后便踏入孵化征程,表面看似平静的衔草筑巢之举,实则暗藏玄机。随着孵化进程推进,种鸽体内悄然发生着变化,全力进行消化系统调整与营养储备。尽管鸽子的哺育方式与哺乳动物不同,但鸽初乳的作用不容小觑,它如同牛初乳一般,能有效增强幼鸽抵抗力与免疫力,助力生长发育,提升智力水平,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胃肠组织发育,进而增强体质与运动性能。为确保同窝幼鸽在出壳24小时内充分摄取鸽初乳,应尽量缩短同窝幼鸽的出壳时间差,优先选用经验丰富的种鸽或保姆鸽承担育雏重任。
三、孵化期静养,减少人为干扰
出于对鸽蛋受精及孵化情况的担忧,部分鸽友忍不住频繁查看正在孵化的鸽蛋。然而,成败往往在早期便已注定。只需准确记录孵化时间,在孵化7 - 9天时观察一次,据此决定取舍即可,过多的干扰反而可能影响孵化效果。
四、关注出壳初期,确保幼鸽健壮
幼鸽出壳2小时内便能获得初次鸽乳,随后食量逐渐增加,第2 - 3天时,饱胀的嗉囊体积近乎与身体等大。一般而言,幼鸽嗉囊内的鸽乳越充足,表明其健康状况越佳。同时,在套环前,幼鸽的脖颈应具备直立能力,若出壳2 - 3天的幼鸽脖颈能够直立,则为理想状态。
五、精准把控育雏丸使用时机
育雏丸这类营养补充剂,可在幼鸽10日龄后开始填喂。在此之前,种鸽或保姆鸽提供的乳汁足以满足幼鸽正常生长所需,过早使用育雏丸会增加幼鸽消化吸收系统的负担。此外,填喂育雏丸的最佳时机应在种鸽或保姆鸽喂食之后,此时幼鸽的口腔和食道较为湿滑,可降低补丸对食道壁的刺激,减少诱发其他疾病的风险。
六、适时开设“小灶”,满足生长需求
通常在幼鸽出壳15天左右,种鸽会再次交配产蛋,此时正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幼鸽可能出现食物摄入不足的情况。此时,可适当给幼鸽填喂泡软的鸽粮,也可放置一个小食罐,既能让幼鸽练习自主进食,又能为其补充额外的食物,确保营养供给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