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鸽之道:血统、智商性格与表型的综合考量
- 更新日期:2025-02-24 09:03:08
- 查看次数:
在赛鸽的世界里,鉴鸽是一门备受关注却又充满争议的学问。初涉鸽界的人,往往会被众多关于鉴鸽的文章弄得晕头转向。这些文章众说纷纭,一会儿强调眼砂的重要性,一会儿又大谈体形、翅型和尾羽的关键作用。倘若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很容易在这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迷失方向,陷入茫然无措的境地。因此,我在看待这些鉴鸽文章时,仅将它们作为参考,始终坚持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那么,在鉴定鸽子时,究竟哪些因素应该作为主导,哪些又作为辅助呢?
血统:鉴鸽的基石
在我看来,鉴定鸽子首先要把血统放在首位。“血统”这个概念,虽然老生常谈,但仍有必要深入探讨。很多人对血统存在狭隘的理解,认为只有那些出身于“詹森”“杨阿腾”“狄尔巴”等知名鸽系的鸽子才算是有血统。然而,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一个赛鸽家族,即便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多个其他血统,甚至是“天落鸟”的后代,它依然是一种血统,只不过是尚未被广泛认知的“无名血统”罢了。无论有名无名,血统对于鸽子来说都至关重要。毕竟,鸽子的飞行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血统。没有优秀血统作为支撑的鸽子,想要在赛场上崭露头角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对那些血统优异的鸽子家族格外关注,因为拥有良好的血统,就如同为鸽子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遇到一羽血统构成不太清晰的鸽子,我们不能仅凭主观臆断就对其妄下结论。正确的做法是通过配对繁殖和比赛淘汰等方式来检验它的性能。要知道,即便是日本鸽界泰斗——翔圣·岩田诚三先生,在鉴定鸽子时,也通常会以两年为周期进行配对变更和数据分析。连这样的大师都如此严谨,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养鸽人呢?所以,那种声称能够“一眼定乾坤”的鉴鸽方法,实在是缺乏可信度。
智商与性格:影响赛绩的关键因素
除了血统,鸽子的智商和性格也是鉴定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我对这方面极为重视,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某一羽鸽子的比赛成绩,以及整个鸽系的个性遗传走向。
从众多实际事例中,我们不难感受到鸽子的智商和性格差异。比如我国的超远程赛鸽和欧洲长距离赛鸽,它们具备克服重重逆境、非归巢不可的顽强秉性;而詹森系的鸽子,则有着短程快速归巢的“主观”意识。这些例子充分表明,优秀的赛鸽往往都具备高智商和独特的个性。
然而,并非所有鸽子的智商和个性都对竞翔有利。那些平庸的鸽子也有自己的“智商”和“个性”,只不过这些特质在竞翔方面并无优势。例如,有些鸽子生存能力强,善于躲避鹰隼的追击;有些则凶悍好斗,保护领地的意识强烈。但我们培育的是赛鸽,所以需要重点关注和选择那些对竞翔有用的智商和个性特征。
可以说,一羽鸽子的“个性”决定了它能否成功归巢,而“智商”则决定了它归巢的速度。只要我们在日常饲养过程中,用心观察并做好详细记录,就能逐渐读懂鸽子的特殊“语言”,从而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内在特质。
表型:并非鉴鸽的关键
最后再来说说鸽子的表型。在这方面,我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也不想做过多的阐述。为了说明我不重视表型鉴鸽的原因,不妨分享一段《皮特回忆录》中的故事。
曾经有人出高价向卡特里斯兄弟求购鸽子,卡特里斯兄弟对自己钟爱的鸽子爱不释手,不为金钱所动。但最终实在难以拒绝,便拿出几羽 1943 年出生的鸽子让客人挑选,客人挑走了五羽。在挑剩的鸽子中,有一只长得又瘦又丑,腿长如苍鹭,它就是卡氏基础鸽“路易”的半平辈与“路易”之女所出的“佩蒂”。后来,“佩蒂”与“梅特”配对,在四年时间里繁育出许多一流的选手鸽,其中最著名的是在波尔多国家赛上,领先亚军一小时夺冠的“45 号”。卡特里斯鸽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农夫鸽”,它们的体形、虹彩和羽毛都并不华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鸽子的表型并不能完全决定其竞翔能力和育种价值。那些外表看似平凡甚至不起眼的鸽子,也有可能拥有卓越的内在品质。
总之,关于鉴鸽,虽然确实存在一些对鸽子有独特感觉和悟性的人,但所谓能“一眼定乾坤”的“鉴鸽大师”是根本不存在的。否则,像岩田诚三先生这样实事求是的养鸽家,岂不是都成了初学者?要想在赛鸽领域真正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必须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培养鸽系的过程中,说实话、做实事、求实效。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成功终究会在不远的将来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