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月信鸽制种黄金期:掌握 3 大关键,一年当两年用
- 更新日期:2025-11-23 19:38:12
- 查看次数:
一、六七月制种:3 大核心优势,不耽误、效率高
为何说六七月是制种黄金期?核心在于 “天时 + 地利 + 鸽和”,三大优势让育种事半功倍:- 不扰换毛,兼顾种鸽状态:此时种鸽交配育雏,幼鸽七八月出壳,待雏鸽离巢,种鸽恰好进入秋季换毛期,完全不耽误换毛节奏;而幼鸽在夏季适宜的温度下成长,体质更健壮。
- 幼鸽月龄适配,竞翔潜力拉满:七八月出壳的幼鸽,来年二月配对时已超 7 月龄,若选种得当,可直接用于杂交作育参赛鸽;若送交公棚或参加来年四五月春赛,月龄已达 8 月龄以上,越过幼鸽青涩期,心智、体力均臻成熟,恰好避开 “不足 6 月龄难获奖、超 10 月龄易起旺失锐气” 的尴尬,恰如 “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的周郎,正值巅峰状态,夺冠潜力十足。
- 缩短育种周期,一年当两年用:如同海南亚热带地区实现稻谷一年多季制种,利用六七月制种,来年二三月即可用这批小种鸽配对,相当于将育种节奏提速一倍,既保持了种鸽队伍年轻化,又增加了实战验证机会,效率翻倍。
二、提前 1 个月准备:拆对清虫,筑牢制种基础
想在六七月顺利制种,四月底至五月初的 “前置准备” 至关重要 —— 必须有计划地在 4 月 20 日左右,拆开春季的杂交、远交配对,原因有二:- 规避 “晚生幼鸽” 短板:据多年参赛统计,5 月 15 日后出壳的幼鸽,当年秋赛时不足 6 月龄,如同 “未熟的青苹果”,归巢率低且难获大奖;提前拆对,可避免盲目出鸽,集中精力备战夏季制种。
- 预留调整窗口期:春赛多在五月下旬结束,四月底拆对后,种鸽有 1 个月左右的时间清虫、调理体质、寡居休养。待获奖鸽从赛场归来(身体、精神均处巅峰期),可立即与调理就绪的同系种鸽配对,实现 “巅峰配巅峰”。
三、实操技巧:近交复对 + 保姆鸽,兼顾效率与种鸽状态
六七月制种的核心实操,在于 “精准配对 + 科学育雏”,避免种鸽因育雏影响换毛:- 配对方式灵活选:优先选择获奖配对、前奖鸽进行近交制种,锁定优良基因;也可让获奖鸽父母复对,复制成功经验;或用获奖鸽杂交本棚近交种鸽,平衡 “纯度” 与 “爆发力”,为来年公棚、家赛储备优质参赛鸽。
- 保姆鸽助力,规避换毛风险:种鸽抱蛋虽能延缓换毛,但若让种鸽自抱自喂两窝(含夹窝蛋),前后需 45 天左右,届时种鸽已临近换毛期,会严重影响换毛质量。解决方案有二:① 近交种鸽所产 1-2 窝蛋,全部交由保姆鸽代孵代喂;② 第一窝种鸽自孵,第二窝夹窝蛋提前备好保姆鸽接手,蛋一产齐便移交,随后拆开种鸽,让其安心进入换毛期。如此一来,既能收获 4 羽左右的近交小种鸽,又不耽误种鸽换毛,两全其美。
四、老种鸽抢救性回血:夏季是唯一黄金窗口
鸽友手中总有一些 “浪里淘沙” 的钻石级老种鸽,它们战绩辉煌、遗传稳定,但往往因年事已高(雌鸽 8 年以上、雄鸽 10 年以上),成蛋率大幅下降,且仅在夏季易起性。六七月温度高、日照长,种鸽食水量充足,体质相对健壮,正是老种鸽 “抢救性回血” 的难得时机。我棚中就有一羽 1994 年出生的老雄鸽 “存折”,连续五年夺得省市 700 公里级 12 项冠军,后代七代连获冠军、前奖,如今 16 岁高龄仍能 “老蚌生珠”。目前与它配对的是 2001 年出生的雌鸽(乔斯原棚斯宾号近血,参赛 13 次均高位入奖,与 “存折” 远血同族),正在抱孵夹窝蛋。抓住夏季窗口期,让这些垂暮老鸽留下优质后代,是延续鸽舍优良血统的关键。
五、结语:一年之计在于 “夏”,顺时制种决胜蓝天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信鸽养殖的核心在于 “顺时而为”。春赛落幕的六七月,不是养鸽的 “空闲期”,而是育种的 “黄金期”—— 提前拆对调理、精准配对制种、保姆鸽助力换毛、老种鸽抢救回血,每一步都紧扣 “效率” 与 “质量”。抓住这一窗口期,既能缩短育种周期,实现 “一年当两年用”,又能让来年参赛鸽月龄适配、状态巅峰,更能延续鸽舍优良血统。这正是鸽友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者所为。愿各位鸽友把握六七月制种黄金期,在来年的蓝天上收获更多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