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薪阶层养鸽人的育种之路:探索与实践
- 更新日期:2025-11-21 19:44:42
- 查看次数:
作为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养鸽爱好者,在养鸽的短短几年时间里,我便深刻地体会到了种鸽对于养鸽事业的重要性。这种认识促使我萌生出自己培育种鸽的想法。相信广大鸽友都深有同感,在竞争激烈的赛鸽领域,若没有优质的鸽子作为支撑,想要在比赛中占据一席之地,无疑是极为困难的。
然而,现实情况却往往让人无奈。那些具备优良品质的鸽子,价格通常十分高昂。而且,在商业化的大环境下,一些鸽子被过度包装,即便我们花费高价引进,也未必能够繁育出理想的后代。对于我们这些经济实力有限的工薪阶层来说,面对如此现状,常常只能“望鸽兴叹”,心中满是无奈。
但困境并不能阻挡我们追求进步的脚步。既然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高价鸽子,那我们就必须寻找其他可行的途径。一方面,我们不能盲目购买那些未经实战检验的鸽子;另一方面,虽然天落鸟中确实可能存在优秀的个体,但要对其进行优劣检验,所需付出的成本可能比从朋友家购买一羽一般成绩鸽还要高。因此,对于工薪阶层而言,自己培育种鸽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育种,从其内涵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首先是作育鸽子,这是绝大多数参赛鸽友都在做的事情。与那些年年直接购买幼鸽参赛或者将幼鸽交公棚参赛的方式有所不同,这一层次更注重自主繁育的过程。其次是选留自己在比赛中表现出色的鸽子,以此初步构建自棚的基础种鸽队伍,这属于中等层次的育种工作。而最高层次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品系。不过,这一工作难度极大,不仅需要养鸽人积累丰富的知识和技术,还要求具备顽强的意志以及良好的经济基础,只有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我总结出一些关于育种的有效方法。首先,选用优良品系鸽作为育种材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品系鸽的来源和血统清晰明确,这样更有利于培育出新的品系,并且能够大大缩短育种周期。其次,必须挑选优良家族中的优秀个体,即整个家族在几辈的纵向传承以及横向对比中,都能展现出优异的表现,其遗传特性稳定,赛绩具有连续性。
基于这样的思路,我在这些年的比赛中,将所有进入前十名的优秀赛绩鸽都保留下来进行繁育,期望从中筛选出更为优良的种鸽材料。这些经过多关比赛考验的优胜鸽,不仅要自身具备出色的竞赛能力,还要能够繁育出遗传定向好、耐力佳、成绩优良且稳定的后代。
“十年磨一剑”,在我的养鸽生涯中,“神舟五号”就是这样一羽令人瞩目的鸽子。它拥有优良的血统,是通过远亲近配的方式精心培育出来的优良种子。在幼鸽时期,它就在500公里的比赛中两次取得优异成绩,第一次获得第十二名,第二次更是斩获第九名。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次比赛中排在它前面的鸽子,在第二关比赛中无一能超越它,由此可见它的稳定性之强。更为难得的是,它的遗传性能极为出色,其子女在后续的比赛中也都表现出色,年年都有亮眼的成绩。
下面来看看“神舟五号”子代的具体表现:2008年春天,它在百笑公棚预赛中获得353名,决赛中取得311名;2009年,在市大奖赛中获得第十名;2010年,在市大奖赛中荣获第八名,而这三位选手分别是来自同一个母亲、不同父亲的兄弟。同一羽雌鸽,在四年的时间里分别与四羽不同血统的雄鸽配对,其中有一年还与一羽019进行了回血,其后代均取得了出色的赛绩,着实令人赞叹。
2011年,我制定了以“浓缩经典”为核心的配对思路。我打算以“神舟五号”为主血,以其两个儿子为传承载体,融合詹森019、电脑戈马力、国家一号这三路铭鸽的优良血统,培育出一路独具特色的“神舟系”。具体来说,“神舟五号”去年与电脑戈马力的儿子2009 - 06 - 302205配对,该组合的后代在大奖赛中获得第十名;今年,“神舟五号”又与国家一号的儿子2010 - 06 - 408545配对,其后代在大奖赛中获得第八名。此外,我还计划让302205今年与比利时杰夫·凡温克原环出的一羽雌鸽(杰夫·凡温克子代曾有公棚37名的佳绩)配对,再与408545进行叔叔配侄女的组合。这种以血统为基础、以赛绩为依据的配对方式,旨在实现“浓缩经典”的目标,培育出优良的种鸽。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种尝试,是我这个经济条件有限的养鸽人摸索出来的“笨办法”,绝无半点骄傲之意,还请各位高手多多包涵,不吝赐教。
在进行近亲繁育之后,再有计划地掺入其他优良品系的血液,就能够达到杂交复壮的目的,从而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主力战斗部队,构建起稳固的基础种鸽队伍。同时,有针对性地引进少量优良外血鸽,也有助于进一步改良品种。
不知我上述的育种思路是否可行?在此,诚挚欢迎各地在育种方面经验丰富的高手给予批评和建议,让我们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