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系传承之钥:我对信鸽近血配作育的实践与感悟
- 更新日期:2025-10-12 20:04:40
- 查看次数:
在我近期发表的养鸽感悟文章中,曾多次强调:“优秀品系信鸽的传承,必须采取近血配的作育方法!”此语一出,便有鸽友热忱相询:“这一看法是如何形成的?多年操作下来,您的体会又是什么?” 盛情难却,也为与同好交流心得,现将我对此问题的一些思考与实践经验,尽己所能地分享一二。
玩信鸽,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更像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修行与探索。当我们有幸获得一羽或几路好鸽子后,如何使其品系特色得以延续,使其“能往下玩”——用我们北京养鸽人的话说,这才是衡量养鸽人水平高低的关键标志之一。而我坚信,优秀品系信鸽的传承,近血配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方法。这一认知,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我长期的理论思索与丰富的实践探索。
回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个物质与精神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许多人仍在为温饱奔波,养鸽子在当时并非一种普及的个人爱好。更遑论获取养鸽知识,在那个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甚至连专门的养鸽杂志都凤毛麟角的时期,学习养鸽技艺的渠道极为稀缺。若能有幸结识一位养鸽前辈,聆听其教诲,那感觉便如同参拜圣人一般,虔诚而珍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开始了自己的养鸽生涯,并对育种方法进行了最初的摸索。
在正式养信鸽之前,我有着饲养北京金鱼和观赏鸽的经历,这段经历对我后来的信鸽育种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开始有意识地借鉴饲养北京金鱼和观赏鸽时,关于近亲繁殖以保持品种特性的方法与经验,尝试将其应用于信鸽的回血作育中。我深知,玩鸽子能否一代一代“往下玩儿”,其中蕴含的学问博大精深。简而言之,其核心在于是否拥有“引种一次,受益一生”的育种手段,而近血配,在我看来,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具体而言,1986年是我养鸽生涯的一个分水岭。1986年之前,我主要饲养观赏鸽;1986年之后,我将重心转向了赛鸽。而在整个养鸽期间,我对北京金鱼的饲养也从未间断。鸽友们普遍认同一个观点:血统过纯的鸽子往往难以在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特别是用于竞翔,尤其是挑战超远程赛事的赛鸽,通常需要通过杂交来获得强大的“杂交优势”。因此,这类赛鸽的血统往往不再“纯粹”,一只优秀的杂交赛鸽体内,往往融合了至少三个甚至更多品系的血统基因。
然而,饲养北京金鱼和观赏鸽的经验告诉我,为了确保每个品种独特性状的稳定传承,必须在本品种内进行自交繁殖,否则,品种的固有特征便会逐渐淡化甚至改变。这一朴素的认知,为我后来转向信鸽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信鸽的品系特色传承方面,其道理或许与养北京金鱼、养观赏鸽相通,即也应采取品系内的近亲繁殖方法。
我的这一想法,在我长达22年的西翁鸽饲养经历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西翁鸽是我最早引进的世界名血鸽之一,为了验证近亲回血作育的实际效果,二十多年来,我始终坚持以西翁鸽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性的回血作育实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二十余载的坚持,让我坚信信鸽近亲回血作育的方法是正确且有效的!
此外,我对自然界的观察也进一步印证了近亲繁殖在物种延续中的普遍性与重要性。在我以前的养鸽感悟文章中,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在自然界,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为了保证自身血统的一脉传承,种群内部近亲交配的现象其实比比皆是。例如,我国目前成功放养的麋鹿种群,从二十几年前最初引进的区区几十头,发展到如今的一千多头,它们便是近亲交配的产物。再如自然界中野生的猴群、狼群、麻雀等群居动物,年复一年,它们也在进行着某种形式的近亲繁殖,以维持种群的稳定。由此推之,我们养鸽人进行近亲作育,从生物学角度看是完全可行的,甚至可以说是品系延续的必经之路。
这些感悟,起初只是我与身边鸽友闲聊时的心得,是他们鼓励我将这些思考整理出来,分享于养鸽感悟文章之中。这些观点,在我之前有多少中国人明确阐述过,我不得而知。但我今天所分享的关于鸽子近血配的感悟,绝非人云亦云,而是我数十年饲养观赏鸽、信鸽,并结合北京金鱼养殖经验,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的肺腑之言。
值得一提的是,我身边的鸽友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如果我关于信鸽近亲回血作育的方法是正确的,并且是中国人通过自身养鸽实践总结出来的结论,那么它理应在世界赛鸽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中国人对赛鸽事业的实践贡献。诚哉斯言!中国热爱信鸽、研究信鸽的鸽友何止万千,我坚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勇于实践,中国一定能从赛鸽大国稳步迈向世界赛鸽强国!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养信鸽,在品系传承上,很多时候都扮演着优秀品系使用者的角色。我认为,在优秀信鸽品系内进行近亲繁殖,并非什么颠覆性的创造,其核心理念与养北京金鱼、养观赏鸽以保持品种特性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北京金鱼和观赏鸽的品种特征可以通过外观直接观察和评判,而信鸽的品系价值,则不仅需要其外观特征的稳定遗传,更需要通过放飞参赛来检验其作育效果与内在品质。因此,当我们在近血繁殖优秀品系信鸽时,如果其后代的外形特征出现了明显的“走样”,那么严格来说,这便是回血作育工作的一处败笔。因为,一羽真正的好鸽子,飞得好固然重要,但品系特征的纯正与稳定,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指标。
综上所述,近血配作为优秀品系信鸽传承的核心方法,是我基于跨物种养殖经验、长期实践探索以及对自然规律观察后得出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理论上的推导,更是实践中的指南,是我能将一系鸽子“一代一代往下玩”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