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培育秘籍:选种、膀条与淘汰的艺术
- 更新日期:2025-05-17 08:55:29
- 查看次数:
种鸽是赛鸽事业的基石,打好基础对于培育优秀赛鸽至关重要。这就如同建造一座宏伟的大厦,若基础不牢固,又怎能建起稳固的高楼呢?因此,从基础工作开始,我们必须关注每一个细微环节,精心培育赛鸽。
选种:洞察细节,挑选良鸽
在挑选种鸽时,需要全方位、细致地观察鸽子的各个方面。首先,要留意鸽子的神态,以及它站立时的流线和角度。一般来说,站立呈45度角的鸽子,往往具有短距离快速飞行的特点;而呈35度角站立的鸽子,则更偏向于耐翔稳定型。
当我们上手触摸鸽子时,要用心去感受它的平衡感。同时,仔细体会鸽子骨架的坚硬程度,龙骨的长短距离,蛋门与耻骨的间隙大小,以及毛皮的薄厚和体形的大小。拉开鸽子的翅膀,若能看到副羽与主羽间在微微颤抖,这就如同汽车拥有了一个强劲的发动机,是鸽子具备良好飞行能力的表现。
此外,鸽子的眼睛也至关重要。我们要寻找那种具有“雷达”式眼睛的鸽子,其瞳孔能够收缩自如,如同潮水一般有节奏。抓在手里时,鸽子应给人一种整体协调的感觉。
膀条:因地制宜,匹配赛况
引进优质种鸽后,还需考虑比赛的地点、天气以及赛线的地形等因素。以我所在的风沙较大的地区为例,引种雄鸽时,体型中等偏大、弓背且条形为大圆头条的鸽子较为合适;而雌鸽则以“古剑条”为佳,拉开膀条时,5根“将军条”如古剑一般(被称为五根虎爪)。梭子形弓背、体形中偏大、条形为圆头且有上浮感的赛鸽,在遇到大风天气时,能够顶风飞行。
2004年春天,灵武市、青铜峡、金积镇三个地区在同一天举行比赛,当天刮着5 - 6级的大风。我在灵武的朋友朱老师在比赛中获得了第6名,我和他一起去报到。灵武的冠军鸽主也是我的朋友,我有幸看到了那羽冠军鸽,它体型偏大、大圆头条、呈梭子形身材。与此同时,我徒弟金积镇的杨超打电话告诉我,他也获得了冠军和第3名。青铜峡的冠军鸽是老斑点的孙代,值得注意的是,灵武和青铜峡的冠军鸽都是圆头条、梭子型,且属于同系。
2005年春天,750公里全区联翔(1118羽宁夏 - 郑州),我派出了7羽赛鸽参赛。比赛当天同样是5 - 6级大风,下午5点40分,朋友突然喊赛鸽回来了。我抬头一看,还以为是我的“秃子号”,因为它已经有过2次700公里和17次500公里的飞行经历。但落棚一看,是76号赛鸽。它嘴里甩出黏液,摇摇晃晃地走进鸽巢。我冲进去抓起它,打入鸽钟。仔细观察发现,它的膀条飞起来往上翘。朋友猜测它可能是冠军,最终它获得了全区联翔季军,仅比冠军慢了1分30秒。这羽赛鸽也是梭子形弓背、大圆头条。
2006年春天,双赢俱乐部举行春季第一场比赛。上笼前,我查看天气预报后决定派出12羽赛鸽,其中6羽是三角形“古剑条”,5根将军条向外摆;另外6羽是梭子形圆头条。决赛当天,朋友问我指定鸽打了几只,我回答2羽老将。朋友询问原因,我表示当天可能会起大风。中午12点,大风果然来了。我和几个朋友站在院里等待赛鸽归巢。下午3点,那2只雄鸽同时降落在鸽棚上,斑点825和78号先后冲进鸽巢。我迅速抓起它们,撕下布毡胶,递给朋友打入鸽钟。随后,在20分钟内又有10羽赛鸽归巢。最终比赛名次揭晓,我有8羽赛鸽进入前150名,其中6羽是梭子形圆头条,且有上浮感。
三角形“古剑条”,条形5根虎爪往外摆的赛鸽也有出色表现。2005年春天,吴忠市500公里比赛(3437羽),天气晴朗但很闷热。当天,很多养鸽爱好者在我家观看鸽子归巢情况。下午1点40分,一个黑点从东南方向低空快速飞向鸽棚,大家都站了起来。我看清是羽灰克,但它没有落下就不见了。我急忙向东南方向看去,它盘旋了2圈后俯冲下来,落在鸽棚上。它抖了抖毛,四处张望,然后试探性地靠近扫描器。我冲进去抓起它放在扫描器上,经过一番操作,扫描器终于响了。4分钟后,又有十几只赛鸽归巢。比赛名次出来后,我有7羽赛鸽进入前200名。我查看前10名的赛鸽,发现它们的身材都是三角形,条形为古剑条(5根虎爪往外摆)。
2007年秋天,双赢俱乐部500公里比赛(吴忠市 - 华县),天气晴朗但有雾。我派出18羽指定鸽参赛,其中6羽一把抓2羽。当天,吴忠市双赢俱乐部、灵武市、红生公棚、灵武公棚同时放飞。下午3点20分,我的冠亚军赛鸽归巢(指定鸽冠军,一把抓冠军),拉开它们的膀条,同样是三角形古剑条,5根大条往外摆。
淘汰:严格筛选,精益求精
为了培育出更优秀的赛鸽,淘汰机制必不可少。以下是我总结的淘汰标准:
- 幼鸽出壳7天,抓起幼鸽查看肚脐是否收好。若肚脐有发炎或青紫状,应予以淘汰。
- 幼鸽在10 - 20天发育不全的,淘汰。
- 幼鸽满45日家飞时精神不振,使用一两天药物仍未康复的,淘汰。
- 幼鸽出棚3 - 4日开始绕着鸽棚练习飞行,若10日后仍不起飞,淘汰。
- 赛鸽家飞时,大群飞向远方,若有一两只胆小如鼠,迅速钻进鸽巢的,淘汰。
- 在正常管理条件下,训放50公里 - 100公里每次归巢后,2小时不能恢复体力的,淘汰。
总之,在赛鸽培育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严格的选种、合理的膀条选择以及科学的淘汰机制。我相信,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赛鸽的品质,取得优异的赛绩。我也希望能与广大赛鸽朋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赛鸽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