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观赏鸽品种繁多,文化底蕴深厚
- 更新日期:2025-05-10 14:36:13
- 查看次数:
我国观赏鸽品种繁多,自成体系,为世界所公认。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0余种。成书于360多年前的张万钟《鸽经》所述也达130余种,是祖国宝贵的文化财富。观赏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观赏鸽的现状与挑战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兴趣的改变,观赏鸽逐渐濒临灭绝的边缘。近年赛鸽运动的兴起,使得人们的兴趣发生了转移,逐渐丧失了对观赏鸽的兴趣。饲养信鸽的人越来越多,新出现的信鸽饲养者往往忽视了观赏鸽的文化价值和作育经验,转而生硬地学习西方养鸽经验。这种做法不仅未能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可能是我国赛鸽无法赶超欧洲的原因之一。
詹森的成功经验
詹森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成功条件的。首先,他们对鸽子的热情不亚于任何人,中国喜爱鸽子的人很多,鸽痴级的人物也大有人在。其次,詹森家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这方面我们也不输给欧洲人。第三,詹森家以前是金丝雀饲养者,有作育金丝雀的成功经验。饲养金丝雀需要控制羽色,这涉及许多遗传学的知识。当詹森家后代开始转为饲养信鸽时,他们就有了前辈人成功作育金丝雀如何控制羽色的知识基础。看看詹森的狐狸、石板等羽色,我们就不难发现,詹森家的信鸽饲养者继承了前辈作育金丝雀控制羽色的经验。
观赏鸽作育技术的优势
中国的观赏鸽培育技术之发达远胜西方的金丝雀饲养技术。假如我们的观赏鸽作育控制羽色经验能够成功地应用于信鸽领域,那我们在控制遗传方面一定比西方人做得更好。然而,现实却是我们未能很好地继承前辈的经验,而去生硬地学习西方的做法。
结语
观赏鸽不仅是鸽子的一种,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珍视和继承前辈的作育经验,发扬光大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不是盲目追求西方的养鸽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赛鸽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