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鸽舍与强手鸽舍:名鸽数量的有限性及背后的真相
- 更新日期:2025-02-27 07:26:39
- 查看次数:
在鸽界,名鸽舍与强手鸽舍始终是备受瞩目的话题。不过,我们得清楚一点,不管是哪类鸽舍,名舍里的名鸽数量其实都是相当少的。这并非是要贬低知名鸽舍的贡献,而是鸽界竞争异常激烈和残酷的一种体现。
我们先来深入看看一些鸽界名家的相关记录。像国内知名的比利时名家凡布路安纳先生,在他五十多年的养鸽岁月里,仅仅拥有5羽国际冠军鸽和13羽全国冠军鸽。阿尔具·莫南先生的成绩和凡布路安纳先生类似,但他取得这些成绩所用的时间更短。这两位名家在鸽史上的成就已经算是顶尖的了,然而即便如此,他们都未曾在国际赛中荣获一次冠军。
再看看法国的老西翁先生和他的儿子罹拔西翁先生,父子两代花费了将近一个世纪投身竞翔事业,可也从未获得过一次国际冠军,他们的最好成绩只是在毕尔包国际赛中取得国际二位,而且毕尔包国际赛在国际赛事里还不是主要的赛事。鸽界的主要国际赛有被称为三大国际赛的巴塞罗纳、马赛和波城。除此之外,还有纳波内、帕皮纳、达克斯、毕尔包、巴犹内、毕尔里兹、圣巴斯汀等国际赛。通常所说的五次国际赛,指的是巴赛罗纳、马赛、波城这三大赛,再加上达克斯和帕皮纳,其他国际赛的参赛鸽数量较少,权威性也相对欠缺。
比利时的裘利安·马太斯同样没有拿过国际冠军,他在巴赛罗纳国际赛中的最好成绩仅仅是综合二位。范·勃运德侩的最高成绩是1975年巴赛罗纳国际赛8301羽中的23位,1976年纳波内国际赛1091羽中的12位以及1976年马赛国际赛比利时全国的27位,从国际综合成绩来看就差得更多了。
赫斯肯·冯莱尔的16号鸽是台湾鸽友都知晓的名鸽,之前国内有人过度渲染称这只鸽子有76次冠军记录,使其在岛内鸽界名噪一时。但实际上,16号鸽从未在大规模竞翔中获得冠军,其最具代表性的成绩是1949年圣巴桑全国1490羽中的25位和1950年巴赛罗纳国际赛比利时全国3329羽中的13位。像赫斯肯·冯莱尔这样的名人也未曾得到过国际冠军。此外,华普利、万达易速步以及备受国内瞩目的詹森兄弟,也都没有国际冠军的记录。
也许有人会说,有些名鸽舍以前引进过其他名鸽啊。这是因为要培育出优秀的鸽子,需要进行近亲交配和异血交配,所以当他们有一羽表现不错的赛鸽时,往往会互相交换血统,这样有些冠军鸽的上代就会带有其他鸽系的血统,但含量并不多,这只是培育鸽子的一种过程。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这些国际冠军和国家冠军到底被谁拿走了呢?不可否认,上述这些知名度较高的鸽友也是赛鸽名家,但我们要明确一个观念,国内鸽友所熟知的并非是世界鸽坛最强的赛鸽名家。实际上,有很多赛鸽高手是隐姓埋名的。因为这些高手大多不愿意出让自己心爱的鸽子,而且他们的鸽舍规模不大,没有太多优秀鸽子可供出售。由于他们不想出售鸽子,也就不会自我宣传,而一般鸽商得不到他们的鸽子,自然也不会为他们宣传。所以,国内鸽友大多不知道这类强豪鸽舍的存在,其实这类鸽舍是大量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