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冬季赛鸽作育全攻略:常见问题解析与科学养护技巧

冬季赛鸽作育全攻略:常见问题解析与科学养护技巧

  • 更新日期:2025-11-12 14:51:40
  • 查看次数:
冬季作育赛鸽对不少鸽友来说是一项挑战,低温环境、营养搭配不当等因素容易引发鸽子骨骼发育、消化功能、羽毛生长等一系列问题,还可能遭遇沙门氏菌感染、惊吓应激等风险。本文结合实际走访观察与实战养殖经验,详细拆解冬季赛鸽作育中的常见问题,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助力鸽友顺利培育健康优质赛鸽。​
一、赛鸽 “佝偻病”:骨骼隐患不可忽视​
在走访某鸽舍时,笔者发现部分幼鸽骨骼呈现 S 型弯曲,询问鸽主后得知,其认为 “骨骼不直但不妨碍飞直线”,无需特殊处理。这种忽视其实暗藏隐患 —— 赛鸽的骨骼弯曲类似人类 “佝偻病”,根源在于生长发育期缺乏关键营养素:维生素 D3(促进钙吸收)、碳酸钙(牡蛎壳、保健砂富含)等矿物质盐。​
看似不影响短期飞行,长期来看会导致骨骼强度不足,增加比赛中受伤风险,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上限。建议鸽友发现鸽子骨骼异常时,立即排查饲料营养,补充含维生素 D3 的复合营养素与优质保健砂;日常养护中,需将保健砂、矿砂作为必备补给,确保赛鸽营养均衡,从源头预防骨骼问题。​
二、幼鸽拉稀迷局:区分痢疾与多尿症,营养过渡是关键​
许多鸽友反映,母鸽哺育期向幼鸽独立进食过渡阶段,幼鸽易出现 “拉稀” 现象,部分鸽友误判为痢疾,兽医诊断为多尿症却不知如何用药。其实这一问题的核心是饲料转换适应不良:母鸽哺育期饲料多为高蛋白、高脂肪配比,缺乏碳水化合物;而幼鸽独立后多进食玉米、小麦等谷物及豆类,短期内肠胃无法适应,便会出现粪便异常。​
笔者之子马克的养殖经验值得借鉴:在母鸽哺育幼鸽期间,他坚持每日做好 5 项养护:① 及时更换饮水槽,保证饮水清洁;② 提供充足混合饲料,满足基础营养;③ 投喂半汤匙 / 羽的 “营养甜点”(小米、碎燕麦、大麻子、油菜籽),补充微量元素;④ 适量添加奶酪,增加优质动物蛋白;⑤ 饮水内加入少量复合维他命、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通过这种精细化喂养,母鸽乳汁营养充足,幼鸽肠胃平稳过渡,粪便始终保持正常状态。​
三、羽毛发育密码:遗传与营养的双重加持​
赛鸽的羽毛质量直接影响飞行性能,其发育不仅依赖遗传基因,更受环境与饲料的关键影响。羽毛中的角质素主要由硫氨酸、胱氨酸、蛋氨酸三种氨基酸构成,其中硫氨酸是核心成分;而羽毛黑色素的形成需要铜元素催化,黑色素能有效延缓羽毛老化、增强韧性,避免飞行中羽毛易碎。​
鸽友可通过优化饲料配比提升羽毛质量:多投喂绿豌豆(富含硫氨酸、微量元素及铜)、动物蛋白颗粒、奶酪、奶粉等食材,确保关键营养素足量摄入。尤其冬季作育期间,低温环境下羽毛生长需更多能量,合理补充营养能让赛鸽羽毛更致密、更坚韧。​
四、冬季作育两大禁忌:沙门氏菌防控与避免惊吓​
1. 沙门氏菌症:致命感染需专业应对​
沙门氏菌引起的细菌感染是冬季作育的重大隐患,不仅会导致鸽蛋成活率骤降,还可能造成幼鸽发病,严重时引发翅膀瘫痪等不可逆症状。目前虽有多种新型抗生素可应对,但不建议鸽友自行用药 —— 盲目用药可能延误病情,还可能导致病菌耐药性。​
正确做法是:一旦发现鸽蛋孵化率低、幼鸽精神萎靡等异常,立即联系兽医进行全面检查;确诊后严格遵循医嘱治疗,同时按要求使用预防药物,对鸽舍进行彻底消毒,阻断病菌传播。​
2. 避免惊吓:给赛鸽安静的繁育环境​
赛鸽孵育期(尤其第 3-10 天)对外界动静极为敏感,此时受惊易导致弃巢、踩碎鸽蛋等情况。冬季作育期间,需注意两点:① 不进行鸽舍改造或环境变动,保持鸽舍布局、设施稳定;② 减少鸽舍周边噪音,避免频繁惊扰,让赛鸽在安静和谐的环境中安心繁育。​
结语​
冬季作育赛鸽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精准把控营养搭配、疾病防控、环境管理三大核心,就能有效规避风险,培育出健康优质的赛鸽。鸽友在养殖过程中需细心观察、及时应对,将科学养护理念融入日常管理,让冬季作育不再成为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