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公棚赛鸽作育时间与经验分享

公棚赛鸽作育时间与经验分享

  • 更新日期:2025-05-10 14:44:45
  • 查看次数:

赛鸽的世界里,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赛鸽的表现和比赛的结果。元月20日中午,我怀着对赛鸽事业的热忱,从以往的赛鸽成绩和经验教训中抽丝剥茧,理清思绪后,毅然决然地将全棚种鸽进行配对合笼。这一举措,如同在赛鸽育雏的征程中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开启了我2008年赛鸽育雏的新篇章。

公棚赛鸽的作育时间,一直是众多鸽友热议的话题。大家普遍认同遵循大自然规律,在大地苏醒的春天进行配对作育。然而,公棚赛事情况复杂,存在偏离自然规律的现象,再加上南北气候差异、赛线方向不同以及鸽种特性各异(如早熟与晚熟、本地与异地等),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更多细致且关键的问题。

我和广大鸽友一样,格外重视公棚赛鸽在决赛时翅膀大条的质量。将军条,尤其是第10根边条,对于赛鸽的飞行速度至关重要。如果第10根将军条缺一根或者缺半根,就如同汽车发动机有一个缸出现故障,即便赛鸽拥有再好的血统,也会严重影响速度,甚至可能遭遇飞行灾难。所以,确保决赛时赛鸽的大羽换好或基本完善,对于推迟月份送的幼鸽保证第10根边条(甚至第9根)完好无损,是赛鸽在比赛中不吃亏的关键。

回顾我自家棚鸽的记录,阳历2月10日 - 3月30日之间破壳出的雏鸽,到当年10月底,第10根边条基本换齐长好。根据当地赛事经验,这些雏鸽在秋赛中连续多年都名列前茅。在我家合理舒适的当年幼鸽专用赛鸽棚里,只有栖息架,没有巢箱。当年的公雌幼鸽性成熟初期,会出现配对嬉戏甚至乱生蛋的情况。但经过仔细观察和跟踪,我发现只要经验和科学管理到位,这些早熟幼鸽的性成熟初级现象对决赛时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大的原则性影响。

不过,公棚的环境与自家棚截然不同。公棚空间有限,几千羽赛鸽拥挤在一起,根本无法为幼鸽初发情时期的嬉戏和配对提供良好的条件。这也曾是我最为担心的问题,我还因此走过弯路。就像2007年,我有两羽4月3日破壳的幼鸽,5月10日送往本省公棚。到11月3日490、258公里决赛时,上笼2330羽,当天归巢771羽。这两羽赛鸽的边条分别只长到四分之一,像小刀片一样,飞行时甚至出了血。最终,一羽获得466名,另一羽是723名,而公棚取获奖名额是300名,这次比赛以失败告终。

痛定思痛,我果断做出决定:2008年立春之前半个月左右时间进行配对合笼,是我认为作育公棚鸽的最佳时间。自家种鸽我选择要头窝蛋,外来引进的种鸽则要第二窝蛋。到3月底前后几天,将35天左右大、健康的幼鸽送往公棚。

为了修正因提前15天鸽子生物钟(相对于立春)带来的影响,我充分认真地做好育雏种鸽的保健工作。我的保健方法简单且实用:花4元钱买一袋500克家禽用的(ad..e)粉,按照说明书定量使用,再加入微量元素、碘盐、蜂蜜,以及经过消毒的清水中的细沙、贝壳粉、消毒过的红泥,充分搅拌稻谷作为鸽的早饭。中午让鸽子继续吃早上剩下的剩饭,下午则提供综合性营养配料,加大蛋白含量,让鸽子吃饱。每天傍晚,我还会定时在种鸽棚内开灯2 - 3个小时。通过这些简单的方法,鸽子的状态很快就有了明显提升。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中信网给我带来的幸运奖,让我获得了华北制药公司的“种鸽药”。这药十分神奇,激活了我棚中一羽因甲消唑原因而不生蛋的好种雌,让它重新生蛋。这羽2004年的种雌,是地方赛2006年冠军“鸭脚”的妈妈,更令人惊喜的是,它与自己的亲孙子配对后生蛋了,而且蛋的质量合格。说起这羽“孙子”,也是一段传奇故事。它是2006年元月20日出世的白爪、插白条雨点,沙眼雄鸽,4个半月大时参加地方2006年500公里春决赛,途中不幸丢失。没想到两年后的2008年元月5日,它神奇般地飞回家了。离家时它还那么小,却对年幼时的老家记忆如此清晰,真要感谢收留并善待它两年的鸽友。回来后,让它和不生蛋的亲奶奶暂时组合,没想到一星期后就生蛋了,这意外的隔代“回血蛋”让我欣喜不已。

赛鸽之路充满了挑战与惊喜,每一次的经验总结和尝试都是为了让赛鸽在赛场上展现出最佳状态。我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期待在未来的赛鸽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