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赛鸽培育秘籍:血统、地域与优化之道

赛鸽培育秘籍:血统、地域与优化之道

  • 更新日期:2025-05-03 19:23:43
  • 查看次数:

赛鸽的世界里,每一位鸽友都怀揣着让爱鸽在赛场上摘金夺银的梦想。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在种鸽选择、赛鸽培育以及种鸽队伍优化等方面下足功夫。

血统纯正:赛鸽成功的基石

地产界大佬李嘉诚曾言,地产项目成功的秘诀在于“地段,除了地段还是地段”。在鸽界,血统的重要性就如同地产中的地段,是赛出好成绩的关键,再加上一分可遇不可求的运气,方能成就辉煌。

那么,什么样的鸽子才算是血统纯正的优秀种鸽呢?其一,是国内外赛鸽名家历经多年精心培育而成的品系鸽。这些品系鸽凝聚了名家们几十年甚至一生的心血,是鸽界的瑰宝。其二,是品系鸽之间相互杂交后,在2000羽以上规模比赛中获奖的成绩鸽。以这两类鸽子为基础培育出的后代,再经过实际参赛检验,取得不错成绩的,便可视为合格的种鸽。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在头一年春季作出一批幼鸽,让它们在当年秋季参加鸽会比赛。在训放过程中,遵循自然原则,跟着鸽会的放鸽车进行训放,不搞私训或强化训练,也不给鸽子服用调节竞翔状态的药品。同时,在主要训放站和比赛站(如200公里、300公里、500公里)对每羽参赛鸽子做好详细记录。若在第一次500公里比赛中,有几羽幼鸽能飞进参赛总羽数10%的获奖名次,那么其父母鸽基本符合优秀种鸽的条件。

更高的标准则要求这对种鸽作出的幼鸽在当年幼鸽比赛中,实现100%归巢率,从训放到500公里比赛都不掉鸽子。并且,50%的参赛幼鸽能飞进5%的获奖名次。例如,作出4羽幼鸽参赛,要求它们在500公里比赛时全部归巢,其中2羽能在2000羽幼鸽赛中飞进前100名。经过这样严格比赛验证的种鸽,到第二个春天作育出的幼鸽就可送往公棚参赛。

为何一定要用品系鸽做种呢?像詹森鸽具备优秀的定向能力、速度特性和超强爆发力;林波尔系以短程快速著称;胡本系稳中有快;杨阿腾系拥有高归巢率和远程耐翔特性。这些世界公认的知名品系,是育种大师们在鸽子身上留下的独特烙印。用它们作育的后代到公棚比赛,获胜几率会大大增加。

量身培育:适应不同地域的赛鸽策略

如今,中国赛鸽公棚数量已突破300家。由于公棚所处地理方位、纬度不同,同一地区公棚也存在城南城北差异以及比赛时间差异,这些都会影响不同品系鸽子的发挥。因此,鸽友需选定几个值得信赖的公棚,定向培育参赛鸽。

在华北平原地区,比赛用鸽基本可定位为速度鸽。这里地势平坦,赛线沿途无明显障碍,但人口稠密,电波干扰较强。所以,在注重速度的同时,还要关注鸽子的定向能力。以北京、天津、河北为例,公棚赛多数放飞南线,中途一马平川,是速度鸽发挥的理想赛线。结合公棚“遇恶劣天气比赛时间顺延”的规定,速度鸽是参加该地区比赛的首选。不过,若参加北京城北且赛线为南线的比赛,就要考虑鸽子归巢时需飞越市区的因素,此时应选择冲刺能力较强的品系,毕竟北京市内高楼林立,飞翔条件不亚于翻越高山。

江南地区少山多雨,比赛条件不如华北平原。在这一地区参赛的鸽子应以全能型为主,因为比赛当天的天气状况难以预测。我们常常能看到,在江南取得好成绩的鸽子,既能夺得500公里冠军,也能斩获1000公里冠军。

西北部地区气候恶劣,多风少雨,山路重重,对赛鸽的要求主要是吃苦耐劳型。一些当地鸽友引进欧洲快速鸽后,却不得不舍近求远到华北地区比赛,这充分体现了地理位置在赛鸽运动中的重要性。

西南地区山高水长,气候多变,给赛鸽带来诸多不可预测的变数。但只要仔细分析,总能找到更适合该地区的品系,提高获胜几率。

优化队伍:保持赛鸽竞争力的关键

培育好赛鸽,首要条件是拥有好种鸽。正如鸽友所说:“好血统未必出好赛绩,但好赛绩一定来自于好血统。”正因如此,许多鸽友不惜花费重金引进名家铭血,为赛鸽群奠定基础。然而,部分鸽友在引进好鸽子、形成好种群后便固步自封,导致佳绩难续。原因在于别人都在进步,而自己却停滞不前,沉醉于以往成就,最终被超越。

要避免这种尴尬局面,鸽友必须有紧迫感,将信鸽竞赛视为与自己的较量。有一位鸽友,三年前养鸽投入不少资金,但成绩平平,他果断淘汰全部鸽子,再重金购鸽潜心作育,去年终于一飞惊人。他表示,玩鸽子不仅是考核鸽子,更是检验自己,失败不气馁,成功要有平和心态,要为获取更大成功而努力。还有一位工薪鸽友,通过不断更新种鸽保持在鸽界的地位。他以鸽养鸽,用卖鸽子的钱引进更优秀种鸽提高竞翔水平,而非单纯扩大种鸽阵容。他认为,好种鸽有十对就可能常胜,养太多反而难以精细把握每个品系的最佳发挥状态。毕竟,赛场上冠军只有一个,养鸽取胜关键在于精而非多。

在赛鸽的征程中,我们要重视血统纯正,根据不同地域特点量身培育赛鸽,并不断优化种鸽队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赛鸽的世界里收获更多的荣耀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