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提升产鸽生产力:饲养管理八大要点

提升产鸽生产力:饲养管理八大要点

  • 更新日期:2025-04-15 13:04:04
  • 查看次数:

在养鸽过程中,提高产鸽的生产力水平,实现高产蛋率、高受精率、高孵化率以及乳鸽和童鸽的高成活率,是每个养鸽者的重要目标。而这一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对产鸽科学、细致的饲养管理。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产鸽管理工作中需抓住的八个关键要点。

一、合理配对,优化繁殖组合

产鸽配对可采用自由配对或人为配对的方式。在生产鸽上笼时,务必做好详细的生产记录,并加强观察。若配对后4 - 5天鸽子仍频繁打斗,或者配对后多次产出无精蛋,就应及时将其拆散并重新配对。通常来说,让初产母鸽与比它大半岁至1岁的公鸽配对,能够有效提高受精率。当公鸽性欲不强时,可通过肌肉注射丙酸睾丸酮来增强其性欲,首次注射5毫克,2 - 3天后再注射一次。同时,对于性欲衰退的老年公、母鸽,要及时进行淘汰,以保证鸽群的繁殖活力。

二、促进孵化,保障繁殖进程

交配完成后不久,母鸽便会产蛋。此时,要及时为其准备好舒适的巢窝,让鸽子能够顺利入巢产蛋并孵化。部分亲鸽在配对产蛋后,能够主动承担起孵蛋的责任,但也有一些亲鸽不太愿意孵蛋。对于这类情况,可以将它们关在巢内,并用黑布遮盖,经过几天的适应,它们通常会逐渐习惯孵蛋。若采取了多种措施后,亲鸽仍然对孵蛋不热心,应考虑及早淘汰。不过,对于优良品种的种鸽,可以使用保姆鸽来代孵。此外,也可以借助孵鸡蛋用的孵化器进行孵化,将孵化温度控制在39.5°C,湿度保持在65%左右。入孵10小时后开始翻蛋,每天翻蛋5 - 6次,并进行1次约20分钟的晾蛋。经过17 - 18天的孵化,雏鸽即可出壳。

三、善用保姆鸽,确保育雏质量

保姆鸽,也被称为奶鸽。当公母鸽一方患病,或者需要让优良种鸽多产蛋,又或者种鸽只产蛋却不愿孵化时,都可以利用保姆鸽来代哺代育。选择保姆鸽时,要挑选身体健康、年龄在3 - 5岁、有丰富孵化育雏经验、就巢性强的鸽子,并且其产蛋期要与亲鸽相近,一般相差不能超过5天。

四、检查胚蛋,提高孵化出壳率

为了提高孵化率和出壳率,需要对孵化中的鸽蛋进行定期检查。第一次检查在孵化后的4 - 5天,通过对光照蛋,将无精蛋取出;第二次检查在10 - 13天,照蛋后取出死胚蛋,将余下的受精蛋转移到同期产蛋的产鸽处继续孵化,即进行并蛋孵化。并蛋时要特别注意两只蛋的孵化时间应相同或相近。在并蛋孵化的同时,要促使提前终止孵化的鸽子尽快再次产蛋。此外,孵化环境要保持安静,避免各种因素的干扰。如果鸽蛋被粪便污染,要及时小心地进行清除。

五、辅助出壳,助力雏鸽诞生

对于已经啄壳但超过正常时间仍无力出壳的雏鸽,需要进行人工辅助出壳。具体操作是,用针在鸽蛋破口处轻轻挑碎硬蛋皮,延长半圈或1圈,使雏鸽能够轻松地将蛋壳顶开。

六、强化换羽期管理,恢复种鸽体质

产鸽每年秋末夏初会进行一次换羽,换羽期大约持续1 - 2个月。在换羽期间,应适当减少饲料量,降低饲料质量,让鸽子因营养不足而提前脱毛、换羽,从而缩短换羽期。换羽结束后,要及时增加饲料量,补充营养,帮助种鸽增强体质,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七、精细育雏管理,保障幼鸽成长

雏鸽出壳后2小时,产鸽就会开始给雏鸽喂鸽乳。如果出壳后5 - 6小时,种鸽仍未开始喂雏鸽,就需要仔细检查原因。若种鸽患病,要及时将其隔离治疗,并让保姆鸽代哺;若种鸽是初次孵雏,缺乏经验,可以进行适当的训练,将雏鸽的嘴小心地放入种鸽的嘴内,重复几次后,种鸽通常就能学会喂养雏鸽。

八、注重综合管理,维护鸽群健康

在产鸽的管理过程中,防疫工作至关重要。要防止飞鸟和其他家禽进入鸽舍,杜绝疫情的发生。对于生产性能低下的产鸽,要果断淘汰。同时,要定期对鸽舍进行清洁消毒,合理调配饲料营养,为产鸽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通过严格落实以上八个要点,全面、科学地管理产鸽的饲养过程,能够有效提高产鸽的生产力水平,为养鸽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