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上海鸽界传奇:江汉明大师的养鸽人生
- 更新日期:2025-03-23 07:05:12
- 查看次数:
在2月24日对上海市信鸽协会老年鸽友联谊会的采访中,笔者有了意外之喜。现场的获奖鸽展出间里,一个笼子中的两羽鸽子吸引了我的目光,它们的头像、鼻型与现代赛鸽截然不同。我不禁询问这是谁的鸽子,一位老者应声而来,他便是江汉明前辈。当时会议即将开始,我只能简单问了几个问题,心中却一直惦记着深入了解这位神秘的养鸽人。
回到家中,我愈发觉得有必要为江汉明大师做一次专访。于是,我立刻联系了老年鸽友联谊会的唐志英副主任,在说明情况后拿到了江汉明前辈的电话。与前辈沟通后,我们敲定了专访时间——2月28日上午10点,我将上门拜访。
江汉明大师居住在上海市淮海中路的老式楼房里,一至三楼都是他家,但整体面积不算大。阳台上的鸽棚,只有一米宽、一米五长、一米五高,空间不大却养了近百羽鸽子,鸽子们的居住空间十分有限。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些鸽子相处得极为和谐,没有争窝打架的现象,仿佛在这小小的空间里找到了属于它们的宁静。
江汉明大师有着令人钦佩的学识背景,他早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化工学院,之后留校工作,又调至上海麻纺职工大学任教。养鸽,是他业余生活的核心。早在高中时期,他就听闻西翁鸽子的大名,课余时间常常跑到年纪大他十几岁的陈飞鸿家,听杨登元、陈德山、王保安几位前辈讲述鸽经。
与杨登元结识后,江汉明多次前往其家中观摩鸽子。杨登元看中了江汉明的人品和礼貌,赠送给他一羽常州冠军子代绛、雄鸽子。后来,他又与王保安对调了一羽雌鸽,这羽雌鸽同样来自杨登元的西翁“2212”,是弯龙骨、绛、雄。
江汉明大师的另一路西翁鸽则源自1966年支持贵阳三线建设的刘亦清先生。据资料记载,刘亦清先生的鸽子源于李祖光先生的西翁,但由于缺乏详细资料,其具体来源已难以考证。不过,这路西翁鸽在贵阳赛场上表现出色。
经过多年的配对和实战,江汉明大师在鸽界取得了辉煌的赛绩,震动了上海鸽界。1961年,在上海市四个鸽会联赛的山西太原1120公里比赛中,他一举夺得总冠军。此后,他更是佳绩不断:1973年,上海市比赛河南洛阳,他再次获得总冠军;上海市比赛四川成都1700公里,他斩获赛区季军、市200多名,还有归巢鸽;上海市卢湾区与静安区联赛陕西西安,他获得亚军;上海比赛清水2000公里,他拿下赛区季军、市70多名;上海早期比赛无锡,他获得第4名,镇江亚军,徐州第11名等。
在江汉明大师的熏陶和影响下,他的外甥郑忠亮也在鸽界崭露头角。郑忠亮用舅舅的老品系西翁杂交其他品系,在上海市的大赛中成绩优异,曾获得上海市比赛、多关赛的冠军,1983年张掖2000公里比赛中,他还取得了季军和第5名的好成绩。
近年来,江汉明大师逐渐淡出赛鸽赛场,将重心转移到育种和保种工作上。为了保住西翁这路老血统,他不辞辛劳,默默耕耘。他的育种方法独具特色,主要包括父女配、母子配、隔代配、堂兄妹配以及用赛绩鸽回配原种鸽。
由于江汉明大师过去主要从事大学教育工作,与社会媒体接触较少,因此了解他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外地鸽友,可能还是首次听闻他的传奇故事。如今,大师在家中养了几只鸟,种了一些花草,生活闲适自在。他表示,养鸽只是为了开心,不图名利。他希望能保留好种鸽,做好育种、保种工作,让鸽友们有机会看到西翁老品系的风采,为鸽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