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之后,公棚赛鸽种鸽配对与幼鸽培育指南
- 更新日期:2025-05-11 09:20:17
- 查看次数:
随着季节更迭,2月4日立春已至,冰雪逐渐消融,世间万物皆从沉睡中苏醒,焕发出勃勃生机。对于钟情于公棚赛的鸽友们而言,他们早已在心中谋划好了今年种鸽配对的事宜,精心筹备着作育幼鸽的各项工作,满心期待着最佳时机的降临。
一、全面评估,精准选择公棚
在着手种鸽配对之前,鸽友们首先要深入了解自家种鸽品系的综合能力。要考量种鸽是否早熟,评估其对公棚500公里赛程的适应性以及归巢速度。同时,还需对公棚所在的地理气候和赛线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精准地为幼鸽挑选出最适宜参赛的公棚。在种鸽配对时间的选择上,北方地区最好在立春15日之后进行。因为过早配对,天气依旧寒冷,种鸽状态难以达到最佳,这会对蛋的质量以及幼鸽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南方地区气候较为暖和,种鸽配对和幼鸽作育的时间则可以适当提前。
二、巧用保姆鸽,保障健康
为了能在黄金季节多培育出一对适合参加公棚赛的鸽子,可以采用保姆鸽孵蛋的方法。当种鸽孵蛋一周后,将鸽蛋交由保姆鸽继续孵化,同时及时将种鸽隔离。大约15天后,种鸽便可再次进行配对。在种鸽和保姆鸽孵蛋10天左右时,分别给它们投喂2天清理毛滴虫和呼吸道的药物,这样能有效保证雏鸽不受毛滴虫的侵扰,为种鸽和雏鸽的健康保驾护航。
三、科学喂养,助力成长
幼鸽出壳一周后,可以适当投喂一些乳酸菌素片,以帮助其调节肠道功能。出壳10天后,应开始投喂育雏宝、磷钙丸、红土蒜丸等营养补充剂。在饲料选择方面,要以幼鸽饲料为主,尽量减少大粒饲料的使用。幼鸽出壳25天左右时,需投喂2天防治毛滴虫的药物,确保幼鸽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四、适时分棚,合理送棚
幼鸽出壳25天后,应及时进行分棚饲养,让它们提前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根据经验,公棚赛中秋天雌鸽的成绩往往比雄鸽好,而春天则相反。幼鸽40天左右送往公棚较为合适,若送得太早,幼鸽可能无法适应公棚的饲养环境,从而影响其健康状况。
五、严格筛选,追求少而精
幼鸽个体的筛选至关重要,必须严格把关。要秉持少而精的原则,符合参赛条件的幼鸽有几羽就送几羽,避免陷入“兵团作战”的误区,同时也能减少不必要的参赛费用支出。就如同战场上,送一羽实力强劲的“虎将”参赛,有可能成为赛场上的王者;而送一群实力平平的“羊”参赛,则可能难逃失败的命运。鸽友们要保持心态平衡,相信自己的判断以及鸽子的实力,因为付出总会有回报。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浅见,还望广大鸽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