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發

  • 常用
  • 站内搜索
  • 百度

信鸽配对:从探索到成功的奥秘

信鸽配对:从探索到成功的奥秘

  • 更新日期:2025-05-09 19:45:02
  • 查看次数:

信鸽养殖的世界里,配对堪称核心难题,它就像一把神秘的钥匙,开启着培育优秀赛鸽和种鸽的大门。许多鸽友为了找到这把“黄金配对”的钥匙,如同在迷雾中摸索,历经无数次尝试,却依然难以掌握其中的规律。我也不例外,多年来,我不断向书本、前辈和有经验的人学习,虽尚未完全解开配对的谜团,但在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愿与广大鸽友分享。

一、配对的基本概念与方式

信鸽配对主要有自由恋爱和包办婚姻两种方式。现实中,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鸽友为了培育出优秀的赛鸽,往往会按照自己的喜好为信鸽安排配对,这种“包办婚姻”在信鸽养殖中十分常见。

二、配对的具体形式及要点

(一)血统配对

血统配对可分为同血配对和异血配对。

  • 同血配对:这是家族内部的配对方式,包括近亲配和远亲配。其优点在于能够保持遗传性状的长久传承,但随着时间推移,容易导致鸽质退化。
  • 异血配对:即不同族群的配对,如国血与洋血、李鸟与双阳等。它可以弥补同血配对的缺陷,改良和提升鸽质,防止退化,既适合留种,也适合参赛。在培育种鸽时,掺入的异血不宜过多,约占总量的四分之一为宜,过多则会变成杂交配对。同时,做好原始记录,妥善保存鸽谱,对后续的查考和研究至关重要。

(二)赛绩配对

赛绩配对是根据赛绩的优劣进行配对的形式,常见的有短程鸽与短程鸽、中程鸽与中程鸽、远程鸽与远程鸽等组合。这种配对方式追求强与强的联合,旨在让子代鸽飞得更快、更稳。但需要注意的是,远程鸽与短程鸽配对往往是错误的选择,因为父母的优势在子代身上可能会消失,导致子代在短程赛和远程赛中都难以取胜。在应用赛绩鸽配对时,要关注被选鸽在归途中是否身体受损,深入调查其是偶然入赏还是多次获奖,同时了解其适合飞行的气候、地理环境、赛距和赛制等情况。

(三)鸽眼配对

鸽眼配对是从鸽的眼志里甄选鸽的优劣而进行匹配的形式,常见的有枯鸡黄与紫桃花、牛眼与黄眼、桃花与桃花、薄眼砂与厚眼砂、有阿尔砂与无阿尔砂等组合。在我养鸽的初级阶段,曾对鸽眼崇拜至极,但随着引进大量洋鸽,发现各种比赛中夺魁鸽的眼志多种多样,尤其是短程赛中,有的冠军鸽砂面薄而淡。如今,我对眼志的关注度降低,仅关注鸽眼有无神采和眼疾。

(四)杂交配对

杂交配对是两个不同品系鸽的配对方式,能充分利用杂交优势,改良和提高鸽的体质和智能。杂交鸽在飞行速度、续航耐力、正确定向、头脑活络、战胜恶劣环境等方面表现出色,在各种比赛中入赏夺冠屡见不鲜。在培育种鸽时,应以一品系为主,另一品系为次,可通过肉眼观察鸽的外部性状和实际比赛成绩来判断杂交比例,若主力品系鸽比例多,可用回血解决;若少,则再进行杂交。

(五)一夫多妻的配对

在信鸽配对中,提倡并鼓励“离婚”,以促进更快地找到黄金配对,建立种鸽群。具体做法是用一羽公鸽与多羽母鸽进行配对,通过大量的配对组合和子代试飞,筛选出成绩优秀赛鸽的血统,形成棚中的主力血统,淘汰其余鸽子。这种方法被称为“愚公移山法”,虽然费时费力,但坚持3 - 4年,有望建立起种鸽群。此外,还可以考虑邀请三五知己联合起来,采用“公司 + 农户”的模式,统一管理,分散饲养,成果共享,同时也可设想引用华罗庚的“优选法”,减少试验小鸽的饲养数量。

(六)体型配对

信鸽的体型多种多样,有纺锤型、三角型、长方型、锅盆型等,还有大小轻重的差异。体型配对形式包括大配大、小配小、大配小、纺锤型配纺锤型、流线型配流线型等。需要注意的是,比赛距离不同,对鸽体型的要求也不同,不宜将远程赛鸽和短程赛鸽配对,因为父母的体型优势在子代身上可能会消失。同时,我不建议体型小的配体型大的,因为小体型的优点可能会在子代中消失,而培育好品种的小体型鸽并不容易。实际上,信鸽体型的大或小与赛绩并无直接关系,我个人偏爱体型小的信鸽,因为它们能节省鸽粮,增加鸽棚的活动空间,有利于鸽的健康。

(七)年龄配对

年龄配对有老夫少妻配、少夫老妻配、青年对青年配等形式。从鸽龄来看,1 - 8岁的雄鸽可生育健康后代,但雌鸽步入更年期较早,因此应趁雌鸽年轻力壮时让它多产蛋,孵蛋可由保姆鸽代劳。对于早熟鸽,满10个月以上即可进行配对,因为早熟鸽的子代参加幼鸽赛更具优势。

(八)羽色配对

信鸽的羽色丰富多样,有黑、白、灰、绛、花、雨点、红楞等近二十种。羽色与某品系特征有关,但与赛绩无关。有些鸽友认为醒目的羽色容易使信鸽遭受猛禽或人为伤害,淡浅有斑点的羽色能起到隐蔽、保护作用;也有鸽友认为羽色多样化能增加家飞时的观赏性。而我认为信鸽应以赛绩评优劣,不应对羽色有所歧视。

(九)地区差异配对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和地理环境差异大。鸽友引进信鸽时,应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参赛信鸽,避免盲目引进。一般采用本地鸽与外地或国外的信鸽配对,可减轻子代鸽的水土不服,迅速提高本地区的赛鸽水平。

除了上述九种配对形式外,还有赛距配对、感觉配对(鸽主凭灵感)等形式。在实际操作中,鸽友们往往会综合各种因素,权衡利弊,深思熟虑后进行配对。

养鸽是一项系统工程,“健康是前提,种鸽是基础,配对是关键,养功顶重要”。让我们牢记陶行知先生的话:“拼命地学习,拼命地工作,拼命地玩”,在养鸽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为鸽文化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